在创立在行和分答之前,姬十三已创业多年。
2010年创办、经营至今的知识类社区“果壳网”虽然在估值上尚算不上中国的独角兽公司,但目前,果壳网能保持每年5000万元比较稳定的营收,在市场上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这让姬十三有了将知识经济继续扩大经营的基础。
从2015年开始,姬十三推出了全新的知识技能共享平台——“在行”,在这款软件上,用户可以通过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见面约谈。
上线后,在行的状态可以说不温不火。实际上,分答是从在行中,无意拓展的一款小型产品。分答的火爆,也为在行的发展做了最好的广告。
但在分答的迅速传播中,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担心是,分答是否如许多昙花一现的产品一样,可能只是被公众追问明星八卦的短暂好奇心引爆,有可能很快退烧。
姬十三对此的解释是:他一直对明星引来的流量保持理性。“明星进来以后,让这个产品带有非常多的光环,但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掩盖了分答各个领域的专业答主。从数据上看,明星收费太高,占比不多。去掉明星后,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所呈现的服务才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作为“在行”思路的延续,分答最大的功能还是在如何将用户引导向知识经济的实用性上。比如,分答不久后将发起与行家的通话和线下约见,而“在行”内,也可以进行轻量级的“分答”式交流。
接下来,分答会花大力气打造专业答主,要向“粉丝经济”的方向发展,打造知识经济的网红。同时,寻求将四大产品:在行、分答、果壳网、MOOC学院打通,从而覆盖不同场景下的知识分享与传播需求。其中,分答与在行分别适用于轻量级、中量级的知识服务,而MOOC学院与果壳网则按照一对多以及公共化知识需求进行设计。
当然,从目前来看,与许多火爆一时的互联网产品一样,分答的未来也会有许多的偶然性。但更重要的是,分答的火爆可能意味着,互联网催生下的知识经济正在爆发。
与在行和分答类似,知乎、罗辑思维乃至更广义上的维基百科、网易公开课、TED大会等产品,都已经成为知识经济2.0时代中已经打出了知名度的玩家。
所谓的知识经济2.0时代,意味着更便利的、更碎片化的、更低门槛的、更娱乐化的知识传播新时代。一方面,用户对为知识付费的观念已经较为认可,能够接受直接为优质知识买单,而无须要让商家从周边的广告入手,通过“曲线救国”获利。
另外,用户也越来越想走捷径,不愿为知识担负时间成本。阅读书籍这样的大部头投入时间,已不成为知识传播的主流。如何实现知识传播的效率,把大段的学习时间拆解成碎片化,乃至建立获取知识人群的社交化、社群化,至关重要。
在传播方式上,知识也在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姬十三说,通过传统教育那样严肃古板地获取知识,将成为过去式。教育本身会变得更有趣,而人类终身的知识获取过程,同样会更加轻松、有趣和简单。
总而言之,人们希望能把获取知识的时间拆短;希望传播知识的人提纲挈领;希望知识传播的方式更轻松、更友好;同时,需要企业能帮他们在不同设备、不同使用场景中、分几次啃完一些艰涩的大部头。
显而易见,其中存在着大量可供企业去发挥和改良的空间。姬十三认为,知识经济爆发的时间点已经到来,知识生产还有大量可以降维的空间。无非是如何激励优秀的人们主动去分享知识,如何用更便捷的手段让用户去获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