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浩渺水面成草原 新快报供图
鄱阳湖成草原 新快报供图
二十五日,鄱阳湖,一条已经死去的小鱼漂浮在湖床上脚印的积水之中
N新快 人民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市纷纷因缺水告急。仅仅湖南、湖北两省就有逾1700万人受灾,部分地区农作物绝收。而江西的鄱阳湖中心湖区,水面退化成草原,洪湖干裂见底,渔民含泪上岸……长江上游的三峡工程已经连续三次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但专家表示,如果长江上游再不来水,三峡水库也将面临无水可调的局面。
鄱阳湖虾蟹都死了 渔民只能外出打工
“现在没有水,中心湖区都成了大草原。”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红卫村的村民感叹说。南矶乡地处鄱阳湖中心区域。往年每到汛期,这里就成了孤岛,出行只能靠船。25日,记者来到这里,却有种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感觉。沿途走来,不时能看到在草丛中,或是零星的水域里,停靠着搁浅的渔船。来到湖草中时,还能看到土地龟裂得一块块,裂缝能伸进一个拳头。在草丛中,随处可以见到干死的鱼苗和小螃蟹。成人巴掌大的蚌、密密麻麻的田螺嵌在泥里,到处都是,拿起一个田螺,拨开一看,肉厚实但已经腐烂。
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
南矶乡的老邱说,他已经60岁,活了这么大年纪,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旱灾。“我们除了捕鱼外,没有别的技能,现在突然没事可干了,还真不知出路在哪里。”一筹莫展之下,一些渔民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来供家里的小孩读书和维持生计。
工程院院士沈国舫
修三峡大坝是决策民主化典范 反对修大坝的都不是水利专家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三峡修建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在回答网友的提问时,沈国舫否定长江中下游旱灾是由三峡工程引起的说法。
沈国舫说,“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干旱)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沈国舫称征询过我国顶级气象专家,认为近期的严重干旱不是三峡工程引起的,而是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今年大气环流的影响不仅仅是我国的干旱,还包括美国的各种龙卷风等。大气环流是几千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事情,而三峡水面只有一千平方公里,不至于引起大范围的影响。
交流中,还有网友提问为何很多专家强烈反对建三峡大坝。沈国舫回答,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专家并不是水利专家,而是生态专家,他们认为修建三峡大坝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会造成负面影响。沈国舫指出,在所有大工程里面,三峡工程经过最民主的决策过程,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科学”抗旱
鱼儿死了,渔民哭了。长江中下游罕见的汛期大旱,灼痛的不仅是鄂赣湘皖苏等地渔民、农民,还有全国人民的心。不仅因为鱼米之乡的旱情会影响到国民的餐桌,更因为这些湖泊、水面是江南人民甚至中华民族的肺。肺濒临坏死,国人岂能不忧,因此,才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是否三峡大坝导致了大旱,又或者,大坝能否帮助我抗旱。
说大旱都是三峡惹的祸肯定不是科学精神,如各媒体的调查所显示:各地大肆人工围湖、排污,贪大求全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全球生态的破坏,都是极端天气的诱因。但是,武断地说大旱绝对与三峡无关,更不是科学精神,没有证据证明,不等于没有影响,何况,从常识来说,都知道这样大的工程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以反对者不是水利专家而是生态专家来为决策辩护,是可笑的。且不说反对者之一黄万里就是水利专家,更何况,一项工程先期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法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