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年7月2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30版:亲子周刊

  1. 版面导航
2011年7月21日
让孩子在玩乐中学到喜欢的东西
“在家教育”引发热议

N本报记者 叶碧玉

近日,有网友在海都早教QQ群(群125875000或群112120307)发帖称:我心目中理想的在家教育状态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小孩,聚在一起,找一位固定的老师来辅助教学,还可以请外籍老师来跟小孩互动,以“爱、自由”的理念为基础,提供道具、场所、情景,让孩子们尽情地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他们喜欢的东西。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众多家长的回应。有人说,这种模式可以让孩子找到玩伴,更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有人则认为,在家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需要家长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不能“贸然行事”。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网友“快乐小天使”说,她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由自己来教自己的孩子。“现在学校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来决定教孩子什么,而是按照固定的教学进度来教,到什么时候就教什么,一个班多少人,大家都一样,孩子的个性表现不出来。”

发帖提出“在家教育”的海都网友“石狮-心灵氧吧”告诉记者,她几年来一直从事教育相关行业,她的想法正是来源于对学校应试教育的不满。她认为,孩子的心理主要受家庭影响,并延伸至成年。如果能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他们喜欢的东西,既有利于孩子的自由发展,也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教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石狮-心灵氧吧”说,这个想法也不是她独创的,国内其他大城市已有成功的例子,而国外“在家教育”也比比皆是。“具体的实施内容还在准备和酝酿中,究竟我们的选择对孩子们来说是否合适,需要时间去验证。同时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断调整教育内容。”

对此,众多网友持赞同意见。“浪漫下午茶”说,这并不是不接受义务教育,而是要超出义务教育的标准,让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管是素质方面,还是技能方面,超出一般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

想法很好 但需慎行

尽管不少网友认为“在家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且在泉州也有成功案例(本报2008年曾报道过泉州一家长未让儿子读小学,自己在家教的成功事例),但还是有人觉得,家长的教育理念各不相同,加上家庭环境、收入等均有差异,“在家教育”真正做起来恐怕难度较大。

作为教育界人士,海都网友“帅气海归”认为,这种“在家教育”的模式毕竟不同于学校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一旦孩子出现纠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的;同时,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孩子们和家长在一些事情上会比较随便,而这些也很可能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采访中不少家长也表示,虽然“在家教育”听起来很灵活很自由,但无形中提高了对家长的要求,家长不但要拥有超出一般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还要因此付出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对上班族家长来说,似乎不太可能。”身为中学教师,林先生自己都觉得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以后孩子的继续深造乃至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也并非“在家教育”能够解决的。

因此,“在家教育”并不是人人可行,需要慎重考虑。

□相关链接

“在家教育”教出神童

1970年代的美国,许多家长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在家学习”,教师们则纷纷加入“在家教育”的行列,就这样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新教育运动潮流,并以每年20%的增速继续壮大,至今整个美国大约有200万青少年在家学习。

而在中国,“在家教育”还未被大多数人认可,粗略估计,中国只有约0.1%的适龄学童是接受在家教学的求学方式。但并不乏一些在家教育的特例,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为儿子郑亚旗编写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而郑亚旗现在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教育方式的效果。还有台球神童丁俊晖,以及各种见诸报端的神童,无不暗藏着在家教育的影子。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