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语录
市场上对国际品牌还是有一定的迷信,一些企业就在国外注册个空壳公司或侵权使用商标。但钻这个空子很危险,“假洋鬼子”始终是假的,一定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N本报记者 徐锡思 谢向明 文/图
9月28日,动感集团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泉州市今年来的第十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国内休闲男鞋第一家上市公司。
动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张文彬、蔡秀满夫妇,其“真身”是位于石狮市的福建金迈王鞋服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迈王),旗下共有金迈王、公牛巨人、骆驼动感、骆驼、哥雷夫五个品牌,其中后三个为特许授权经营。根据公开的财务数据,2010年其营业额为4.12亿元,毛利则为1.29亿元,不过其增速相当可观,今年截止到5月31日已经实现营收2.36亿元,毛利也达到7550万元。本次登陆港交所,大约募资3.6亿港币。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男版百丽!”10月9日下午,金迈王集团总裁张文彬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略显疲倦的他洋溢着第二次创业的激情,尽管目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潜藏的巨大空间:在皮鞋、运动鞋、休闲鞋这三大鞋类市场中,休闲鞋的整体份额达到48%,坚持自有品牌和授权经营两条腿走路的金迈王集团,在搭上了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之后,完全有希望成为休闲男鞋的“一哥”。张文彬告诉记者,在上市之后,公司的运营将有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建设自营的零售网络,其现有的1562个销售网点控制在分销商手里,今后三年内将内地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开设25家自营旗舰店,总体耗资超过一亿元。
挑战“一哥”宝座
上市之后,公司也从胶着的混战当中抽身出来,跟竞争者拉开了距离。张文彬自信,金迈王最有可能坐上休闲男鞋“一哥”宝座。
《老板周刊》:在上市之后,很多人对定名为“动感集团”感觉有点奇怪,不知道当初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毕竟这个名称很难跟鞋子联系起来。
张文彬:确实如此,也有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们的主业是休闲鞋,这需要紧跟时尚潮流,采用“动感”这个名称好记、有个性、有跳跃感,当然还没人用过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公司旗下有五个品牌,都是休闲鞋服,目前是以鞋子为主,希望传达的其中一个品牌内涵,就是让生活更加动态、时尚、舒适。
《老板周刊》:有一种观点认为,前有奔赴加拿大上市的尊贵鞋业,现在是金迈王鞋业,奥康鞋业的上市也进入倒计时,休闲鞋行业将出现一场激烈的洗牌,你是怎么看的?
张文彬:我个人感觉这当中有一定的认识误差,那就是很多人将皮鞋和休闲鞋混在一起。实际上,鞋子主要分为皮鞋、休闲鞋、运动鞋三大类,我们做的是休闲鞋,根本就不是皮鞋,但这么多年了似乎还是难以完全分清,估计跟产品细分有一定的交叉有关系。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也就不存在上市公司之间的恶斗,但休闲鞋的竞争加剧是肯定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出现一家真正具有强悍实力的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弱是大的行业局面。有点类似十年前的运动鞋,随着业内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提升,洗牌是肯定的,谁会笑到最后现在不好说。
《老板周刊》:你认为金迈王能成为休闲鞋的老大吗?
张文彬:机会人人都有,但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我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男式休闲鞋的老大,因为上市之后有了更大的平台,公司也从胶着的混战当中抽身出来,跟竞争者拉开了距离。我们是第一家上市的,当然最有可能坐上休闲男鞋“一哥”的宝座。
《老板周刊》:为什么会有这个自信?
张文彬:这就是多品牌运营的好处。我们旗下的品牌都是做休闲鞋的,通过不同的品牌涵盖了目标消费群体,例如公牛巨人定位是30岁以下,而30岁到55岁之间则有金迈王;另外几个品牌,也都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另外就是从国外的授权合作企业吸收养分,而不是单纯的借用品牌。例如骆驼动感,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都是自己做的,但跟德国的授权方会有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吸收全球化的潮流资讯、设计创新、品牌管理等,都是真抓实干,收益很大。
自有品牌与授权品牌结合
看似复杂的自有品牌和特许授权品牌相结合模式,在张文彬看来,则很简单,那就是借力和互补。
《老板周刊》:多品牌运营的做法,很多企业都在做,你是怎么看的?
张文彬:很多企业都拿着好几个品牌,但实际上并没有专注发展,而是像打篮球、踢足球一样轮流上场,一个品牌做不下去了就换一个,结果往往全都做烂掉,或半死不活地拖着,原因很简单:一直都在起步,怎么发展壮大?但转手给了别人,却做了起来,那是因为别人专注这个品牌。这方面的例子不少。
《老板周刊》:不仅是多品牌运营,还是自有品牌和特许授权品牌相结合,你的成功经验能拿出来分享一下吗?
张文彬:看似复杂,实际上却很简单,那就是借力和互补。最早我们办厂的时候,是给别人代工的,其中很多是国际知名品牌,一来二去就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不仅仅是拿单、交货,例如算账:只是贴个牌子,就可以在成本价、加工价这些基础上,再加上100块钱卖出去,这利润得有多大?
1996年开始做金迈王,1998年开始做公牛巨人,但这种本土的品牌赚钱是真的很难,我就想到了跟国际品牌合作:单纯做销售都能赚很多钱,何况有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权?2003年通过努力获得了美国骆驼的特许,尽管不是独家的,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自有品牌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这样才会有实力继续跟国外品牌合作。
《老板周刊》:也就是说,起点的选择最好是高一些?
张文彬:可以这么说,因为这样就不用担心销售,人家花了几十年打造这个品牌,影响力就在那挺着,总会有人买。我们只要把鞋子做好,把渠道管理好,盈利是自然的。
不可否认,市场上对国际品牌还是有一定的迷信,一些企业就在国外注册个空壳公司或侵权使用商标。但钻这个空子很危险,“假洋鬼子”始终是假的,一定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老板周刊》:对于国际品牌的特许经营,你还有什么心得?
张文彬:不要迷信,哪怕是国际最知名的品牌。国际品牌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能够在全球各地都找到消费者,这是建立在对消费需求的了解上。就拿适合脚型的鞋子来说,西南地区的休闲男鞋尺码集中在37到42之间,北方地区在39到44之间;问题在于,几乎所有人对尺码的认识都是一样的,也就出现了要买大一号或小一号的问题。
怎么办?有的人对国际品牌迷信,就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这问题当然解决不了;有的人纯属瞎搞,还是按照自己的套路来,结果是砸了牌子。我在全国跑了二十多年,就知道要么分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发货,要么产品上做相应的注解,虽然麻烦了点,但更容易让消费者买到合适的鞋子。
到一线城市开自营店
大多数休闲鞋厂家都不直接接触零售市场的,但张文彬决定在业内尝试新的做法,上市后,计划三年内在全国的一线城市开25家旗舰店。
《老板周刊》:根据你们的招股说明书,现在所有的零售网络都是分销商控制的,这是为什么?
张文彬: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自己的零售网络,这主要是考虑到成本和管理问题。现在我们的五个品牌加在一起有1500多个门店,但每一个品牌的门店都是独立的,如果全都由公司自己管,难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订货时采取的是买断模式,分销商订了多少货,我们就生产多少,回款之后全部货品都交到分销商手里,这能更好地控制资金流和避免库存压力。如果有直营店,就做不到这一点。
《老板周刊》:上市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接下来会有哪些后续动作?
张文彬:我们的计划是在三年内,在全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开25家旗舰店,这些都是自营的,每一家旗舰店的预算在500万元左右,总得要花超过一个亿。
选择一线城市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品牌推广的需要,旗舰店就是宣传阵地,在一线城市开更能为分销商壮声势;其次是考虑性价比,投放媒体广告、户外广告等当然是需要的,但这种钱时间一过就花完了,投入更多钱在旗舰店,还可以通过销售回收一定的成本。
《老板周刊》:这样一来,渠道格局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公司和分销商之间会不会出现矛盾?
张文彬:不会有矛盾,应该说这是锦上添花。我们的销售渠道主线,还是在分销商,遍布全国的分销商开的门店,就是一整块锦缎;我们开的旗舰店,就是上面的花,让这些品牌更加醒目。不仅我们,绝大多数休闲鞋的零售都是依靠分销商的。
当然了,这在业内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做法,大多数休闲鞋厂家都不直接接触零售市场的,这里面的原因跟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产品特性都有关系,但我相信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
□人物印象
“邻家大叔”
张文彬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额头微微出汗,看到摄影记者手里的“炮筒”之后,下意识的动作用手抓住开了两个纽扣的衬衫领口:“穿成这样拍照行吗?”
此时张文彬刚从会议室里出来,跟几个重要的客户谈完事情,毕竟这是金迈王每年两次“大订”中非常重要的春夏订货会,“现在上市了,更要往前冲,形势逼人啊”,刚从港交所冲回到石狮的他,又在连续几场庆功宴中冲来冲去,每次都上百桌,累啊。
这个“邻家大叔”走在大街上,很少有人看得出他是身价数亿的上市公司老板,脖子上的金项链,也挺细的,其穿着不像是暴发户,看上去十分得体、舒适、自然。
公司大堂的长桌、茶桌几乎都是整木做的,会议室里挂了一只已经风干的海龟,一些硕大的木雕会突如其来出现在角落里,办公室里还摆着一把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壁柜上各种酒的边上是杯子——不过张文彬说除了应酬基本上不碰酒,他喜欢收藏一些东西但没事绝对不会自己小酌几杯,每一件东西都能说出个故事来,但对于董事局主席蔡秀满,他基本上只用一脸笑容和两个字来回答所有的好奇和疑问:呵呵……
原来,蔡秀满是张文彬的爱人,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他经常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公司很多文件又需要及时签字,为了避免耽误事情,这活就分工给主内的老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