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见习记者 胡婧 实习生 戴江海 文/图
民主路,身处龙海石码镇,在见证了一个百年码头重镇后,褪去了无限风光和繁华。
如今,它安静地偎依在九龙江出海口,让人不忍去打破这一湾的宁静。
民主路旧称“外市街”,解放当年以歌颂新社会发扬民族精神,故而命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原是进行集市交易的地方,故而得名“外市”。如今石码旧货交易市场和新行头市场仍旧保存。
据当地一位老者介绍,漳州骑楼,亦中亦西,以中为主,而厦门骑楼大多是洋风格。相对而言,石码骑楼中的闽南元素更丰富,其中还具道教的神秘感,更有味道。民主路的骑楼群保存得较为完整,楼下两旁满是出售渔具的小商店,渔网、鱼线、鱼篮……应有尽有,十多年了,未曾改变。同一条街上的店家们从不互相砍杀对方价钱,貌似竞争的关系之中却总带点友好又玩乐的话语。
位于民主路后方的新行街,后面紧邻九龙江出海口锦江段。据资料显示,当年的货物从上游或从外界沿水路运到石码的港口,上岸后直接进入商家的后仓库,再从前店批发出去,形成旧时外市街(民主路旧称)和新行街一种“后仓前店”的经营模式。
而石码的老街区,经历了战争、建设的破坏,许多原本属于历史的痕迹都消逝了,只有幸存下来的古老招牌仍在诉说着石码往昔的繁荣。如新行街的物流中转站,外市街的竹器店、渔具店,大码头的干果店和糖庄……还有外市街(民主路)的那家专卖秤的百年老铺“泰丰升记”。
这家位于民主路52号的小店匾额,夹杂在一溜店铺中着实不起眼,但门口悬挂的几把秤却曾经吸引了不少历史学者的目光。这家铺子如今已经传承了三四代,如今的掌舵人为周氏后代周淑珍,她的先生陈先生告诉我们,不少国内外专门研究中国秤历史的专家和学者都曾经到访这家小铺,前一段时间厦门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才刚和学生一起来过。店里坐着一位年过八旬、白发苍苍的老者,是周淑珍的母亲,她年轻时就在工厂里自己做秤,再拿到店里出售。
这些在夕阳斜照下依稀闪光的秤和秤砣,已锈迹斑斑,用手轻轻碰触都能摸出一层灰,但它们却是古时“外市云集”最好的见证,它们默默地靠在一起,无言的度量衡似乎能够丈量出昨天的历史。
石码镇上有个旧俗,就是家家户户大门前,必悬挂一个“竹格仔”,使屋里的人,可以从竹格仔缝隙看到外部行人,而外部行人,却看不见屋内的人。竹格仔上和大门上一样,也贴有红纸门神,上面写上“格外春风”或单字大“福”字,也有单句的门联句,画一个大桃形,在内写上“桃红又见一春”等等。有的不贴红纸联,就在竹编上写了这家住户主人的姓氏祖籍地名,如姓郭写“汾阳”,姓林写“西河”,黑字油上桐油,可以耐久免换。传说这风俗是朱熹守漳时,认为原漳州民风“粗野”,改革民俗的措施之一,意为“以隔内外”、“以淳民风”。
民主路上还有不少保存下来的竹器店,在民主路上的小巷子里,也还能找到不少“竹格仔”,居民们都还是选择这样的“门外门”来遮挡日头、遮挡来自外界世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