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6月2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16版:漳州新闻-街巷

  1. 版面导航
2012年6月21日
百年手艺传到第四代甘亚江:
竹条水粉做醮灯

甘亚江为平安灯画图、染色

N本报记者 方锦燕 文/图

手持竹条,刮竹穿孔,串成圆筒状,上下两个灯头,扎上竹骨篾,再粘上纱布,画上图案写上字,晾干后染上色,一盏画有福禄寿神像的醮(jiào)灯(注:醮灯,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法器。早期的醮灯里面点上蜡烛照明,现在改为用电灯照明。许多庙宇在大门口都会挂上一对醮灯),就这样做成了。

在芗城区官园社区,有这么一户制作民间传统灯饰的家庭,仍按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在家制作各种醮灯。

如今,传到78岁的甘亚江手中,已经是第四代,而两个儿子,也都学会了这项手工艺,准备传给下一代。

清末时期,甘亚江的曾祖父,在漳州市香港路古桥头,开了家“甘协源灯铺”,从事醮灯制作。

而在甘亚江懂事后,他一边玩,一边看爷爷和父亲做醮灯。父亲制作的醮灯,品质精良,解放前曾出口到东南亚一带,深受华侨的喜爱。甘亚江从小看着父亲,在大桶龙灯上,画各种美轮美奂的神像、戏文,写扁字,他就学做醮灯,也学着画图写字。甘亚江笑说,刚开始学,他还是模仿父亲的笔迹,学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父亲拿手的。

解放后,由于破除迷信,醮灯也就逐渐被禁用,到1955年,甘亚江参军后,家里的灯铺关闭。

退伍后,他辗转了几份工作,直到退休,应邻居的要求,他在家里,重新制作起了醮灯。他画得一手精美的水粉画,写得一手好字,做出的醮灯十分精致,深得好评,许多庙宇也找上门来。

后来市尾的石虎宫做“王醮”,是漳州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做“王醮”,几经辗转,石虎宫的人找到甘亚江,请他做醮灯。不少庙宇的人,也常到甘亚江家里,要求定做特大醮灯。

“目前做的醮灯品种,有桶灯、龙灯、雨伞灯、平安灯、上梁灯等。一盏雨伞灯要做一天,平均卖100元,扣除成本,也就能赚几十元。”甘亚江说,如今需要量少,也就做得少,生意时断时续。算下来,一个月能赚个一千多元就不错了。

★郑先生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报料,线索费5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