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8月10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10版:漳州新闻-专题

  1. 版面导航
2012年8月10日

台投东美 小村庄藏着百年老街

东美村的古街,风貌堪比台湾路
老街上的小作坊,手工制作香脯糕

N本报记者 萧镇平 郑娟娟 文/图

核心提示

在漳州古城,香港路、台湾路大家都很熟悉,游人常常被这里的老街韵味所吸引。在台商投资区的一个小村庄,也有两条老街,专家在《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出台前,曾来到这里,被这里的老街所折服。

这个小村庄,就是东美村,这里的百年老街区,依稀仍有当年的繁华与热闹。

历尽沧桑 昔日繁华依稀

走在东美村,最惬意的是徜徉在古老的街道上,这里的闽南骑楼建筑,让人恍惚是在市区的台湾路和香港路上。抬头细细观察街边一排排老宅,宅子外墙精致的石膏雕花,镂空雕花木窗,隐约可见百年前街道的壮观景象。

同行的村干部小徐介绍,这里曾有13条繁华古街,街上成排传统的中式骑楼、西洋韵味的番仔楼,是村里集市及商业的中心地。“以前有火烧街、油车街、崎街等,这些街道多以开店为主,有很多糖行米店,一到圩日,大家都到街上赶圩,非常热闹。”

如今,村里仅剩后面街和太平街(又称“大街”),两条街垂直相会。太平街是村里的主干街道,比起后面街热闹了几分,百米长的街上,两边一色是琳琅满目的商店,有电器店、日用品店、诊所、小吃店……应有尽有。

据村里的长者说,太平街是村里的中心老街,大约是民国时期建成的。沿街往村内走,后面街与太平街相交,街角一幢两层的店门,是当年的东美百货楼,如今店内卖的是布匹、被单。后面街的房屋,也均是一式的骑楼样式,门楣上依稀还可见的店名,“和兴糖铺商”、“杏春园”、“秋记”、“福盛号”……都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始于明朝 热闹堪比集镇

“其实东美是从明朝开始就商贾云集,很热闹。”王长泉家世居东美,对本村的历史颇有研究。他说,据龙海县志记载,东美街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设东美市,当时有街道新行街、太平街、后面街、东兴街4条,繁华堪比集镇。

小巷子拐过几个小弯,就是一个小石桥,桥下碧波荡漾。“这座石桥,始建于明朝。”王长泉踏过石板,指着一小水塘边的石阶说,这里原先是一个码头,港道很宽,水系丰富,直通九龙江,在这里可以直接乘船出洋。

“东美,曾经和角美齐名。”村民曾先生说,现在的角美实际上是由角美、东美和石美“三个美”组成的,所以老人们常会在嘴边提到“石角东”。

据《龙海县志》记载,角美镇在1935年时,属龙溪县角美、石美、东美三乡,后角美、石美、东美三乡才合并为“角美镇”,而现在,则属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了。

东美香脯糕 名传东南亚

东美糕是这里的特色,也是龙海十大名特产之一。在后面街,就有好几家糕点作坊,每家都延续了好几代人。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后面街有位姓郭的老人,以绿豆磨粉为原料,制作出了一种糕点,它清香怡人、入口即化、清凉润喉,深受乡邻喜爱,人们称它为香脯糕。东美人喝乌龙茶时,喜欢配一口香脯糕,也常将香脯糕调成糊喂养婴孩;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东美香脯糕招待亲朋好友。经过300多年的传承,东美香脯糕从佐茶糕点演变成了闽南民俗符号,直至今天,龙海地区婚寿喜庆、祭祀敬祖,香脯糕是必备的。

“东美香脯糕不仅名震闽南,在台湾、东南亚地区也广受欢迎。”村干部小徐说,前几年台湾有个进香团到白礁慈济宫,偶然品尝到东美香脯糕,异常喜欢,通过导游辗转找到这里,一下子订了上百箱。

2010年,东美香脯糕制作技艺入选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建议规划成古街景区

“很难相信,这只是一个村庄而已。”漳州知名文史学者许初鸣说,有骑楼有街区、商铺林立,又有百货大楼、银行,简直就是一个热闹的集镇。这一带由于海洋文化的影响,下南洋的人多,所以以前很繁华,而且这里离国保单位——天一总局和林氏义庄都很近,台投区完全可以将这一带的古民居、番仔楼连成一片,规划打造成一个海洋文化的古街景区。

★陈女士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报料,线索费200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