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叶碧玉
两岸交换学生数量为何越来越少?高校是否变成职校的终点站……日前,泉州市教育局举办了一场“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座谈会。来自黎明大学、泉州经贸学院、泉州轻工学院、泉州信息学院、华光摄影艺术学院等5所本土高职院校和泉州华侨职校、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等两所中职学校的校长与台湾多所职业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经验分享。
配合台投区建设 调整中职与高中人数比例
“泉州市目前有高职院校12所,学生约5万人。”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为两岸教育界人士介绍泉州的高校、高中、中专办学概况。
据郑局长介绍,在12所高职院校中,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因为办学成绩突出,被国家核定为国家级示范学校;而黎明职业大学与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等被福建省教育方核定为省级示范学校。“今后我们将配合台商投资区的开发,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并适度调整高中与中专之人数比例,希望职业教育能做大做强。”
对此台湾中华职业教育暨终身学习顾问团团长陆炳文教授表示,高职院校并非职校的终点站,职业教育应延伸至硕士、博士阶段。他说:“人力素质的提升应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职业教育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他建议,积极推动技能鉴定政策,培养技职型学生拥有动手实践的能力,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两岸交流学生趋少 取长补短尽快开放政策
座谈中,几所高职院校校长都认为,从近两年的情况看,两岸交换学习的学生有越来越少的趋势,这一点势必影响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
究其原因,泉州轻工学院院长茆政吉认为,台湾生活费较高是首要因素。“对于大陆学生在台湾的生活及各项活动,台湾有关部门设定了一些门槛,尤其不能参与打工等,也就是说,大陆学生赴台,只有付出而没有收入,所以对一般家庭来讲,无法承受这样的经济负担。”茆院长本身就是台湾籍,对台湾的职业教育和相关政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表示,单单生活费这一点,就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交换学生赴台交流无法取得本科文凭,也被认为是“生源”减少的一大原因。黎明大学校长林松柏、泉州经贸学院院长杜朝运、华光摄影艺术学院董事长吴其萃、泉州信息职业学院院长林东也都有同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闽台双方都提出了自己的简介。台湾中华职业教育暨终身学习顾问团团长陆炳文教授、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校长冯丹白及两岸教育发展中心杨秋兰、台湾大华科技大学校务发展顾问王添财、台湾志仁高中校长朱仿勋等从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他们认为,闽台合作交流是未来无法阻挡的必然趋势,台湾技职教育并不一定最好,但通过交流、长短互补,两岸将能够双赢。
“校企合作,使学生与企业紧密结合,加速达成毕业即就业的一条龙教育政策,是职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陆炳文教授提出,大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广设职业训练中心,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并研究开发大陆学校设夜间进修学校,以利于企业员工有进修机会,进而提升企业之国际竞争力。另外,建议两岸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快开放各项政策,以免阻碍两岸之教育交流,“尤其是尽快开放对大陆高校文凭的认定和大陆学生专升本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