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12月18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10版:大航海

  1. 版面导航
2012年12月18日
第一篇章 月港
靠世界贸易崛起的大都会

溪尾码头,左为码头内的道路,右为通往码头的货物通道
饷馆码头,当年外船申报进出港的临时停泊点,有无数税务官来往
商人们常到码头旁的庙宇祈求平安,图为周阿哥爷庙
斑驳的老厝,透着古朴风骨,诉说着往昔帆巷的热闹繁华

N本报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文/图

【核心提示】

纵观世界发展史,的兴起正值世界大航海时代。彼时,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冒险者相继开辟新航路,海洋出现从未有过的热闹与喧嚣。那时,月港作为明朝唯一合法的海关码头,见证了一拨拨漳州商人与欧洲列强合作、竞争,共同参与了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进程。

月港地处漳州城东南五十里处九龙江入海口,以其形如月而得名。昔日千桅聚集的盛况,早已消逝在大海浩渺的烟波里。只有九龙江的潮汐,日复一日拍打着七个古码头坚硬的垒石,似乎还带着深邃的回响,而那依然守候着归帆的庙宇里的香火,穿透了数个世纪。

月港一年纳关税白银超两万九千两,进口货物总值超60余万两。

【明海关码头】

唯一合法贸易港 数百米一座码头

大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一道圣旨改变了月港的命运。

史料记载,那一年明政府在月港开放“洋市”,准许商船从这里前往东西二洋贸易。由此,月港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商人出海贸易港。而在月港得到政府承认前,已经通过民间走私贸易影响海内外。

繁荣的海上贸易,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港口码头。与月港关联的码头很多,沿着九龙江往内陆走,到处都有石砌小道头(比一般码头小,让船只短暂停靠的地方),但尤以月港码头最为密集。据遗址考察,仅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设有7个码头,现在还残存着饷馆码头、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店仔尾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这7个码头分别顺九龙江入海由西往东分布,每个码头相距不过数百米。另有内港码头多处,皆为石砌坡式的小道头。

关于月港码头当年的盛况,史料记载称“海舶云集,商贾咸集”,被誉为“闽南大都会”、“小苏杭”。史学家考证,当年从华安、平和、漳平甚至江西境内,无数货物顺九龙江支流聚集月港,等待出洋,带着异国情调的商品也同样云集于此。鳞次栉比的双桅船停靠在码头上,一艘艘小舢板忙着上货、卸货。

饷馆码头 税官往来税银滚滚

如今,龙海相关部门分别在各码头遗址上立了宣传板,介绍其规模和过往。村民说,这7个码头,除了饷馆码头外,其他都已完全荒废,要么被淤泥堆满,要么水草丛生。

饷馆码头位于海澄月溪与九龙江交汇处东侧,为条石台阶结构,宽约2米,长约6米。

因其位于最东侧,免于淤泥侵扰,仍在使用。为了方便水产品上岸,村民在码头旁边砌起一间小砖房,几个人在房内挑拣刚打捞起来的小虾,他们都不知道这个码头曾是明朝唯一的“海关”码头,有无数税务官来来往往。龙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月港被政府正式承认后,为了加强对洋市的管理和增加政府收入,于万历年间在海澄设置“督饷馆”。而这个码头便是当年外船申报进出港的临时停泊点。

明朝作家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录:凡出洋的商船必须到饷馆申请“引票”,作为出海凭证,获准者必须缴纳“引税”。省海丝研究会原理事陈自强先生介绍,“引税”类似关税,月港一年所纳关税保守估计超过两万九千两,而所进口的货物总值超过60余万两。

饷馆码头以其功能命名,而其余大部分则以地名命名。如中股码头位于中股社附近,店仔尾码头位于溪尾社店仔尾角落。另有一个“容川码头”,以人名命名,村民介绍,该码头相传是一个叫蔡容川的商人出资修建的。蔡容川又名蔡志发,《海澄县志》记载,万历十八年(1590年)闹饥荒,蔡志发用船载来二千余石米,救活了不少人。可惜,在重农抑商的年代,慷慨大方的商人在史书上只有寥寥一笔。

【信仰的力量】

海商面对茫茫海洋,生死只在一瞬,财物聚散无常,信仰对他们格外重要。

周阿哥爷庙 供奉两个陶罐

在月港阿哥伯码头遗址附近,有一座“周阿哥爷庙”。单听名字便与众不同,走进一看,庙里供奉的竟是两个陶罐。据说,陶罐内装的是“周阿哥”的遗骨,如今从九龙江上游准备出海捕鱼的渔民,经过庙前都会放鞭炮,以求顺利。

“周阿哥”是什么人?他跟月港又有何联系?

民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是,很久以前,附近江面上漂来一具尸体,村民觉得不吉利,将尸体往外海推去,可几天后,已漂到厦门的尸体又漂回来。村民觉得很神秘,将尸骨拾起供奉,并通过卜卦得知该人姓周,因此取名“周阿哥爷”。与此相近的另一版本是,很久以前有两个陶罐流到此处,不管台风天、发洪水,都不会流走,时不时还发出“救命”的声音,后来被人捡起奉祀。还有版本称,这位周阿哥是驻守在此的大将,曾救过村民的命。

据史书记载,阿哥伯码头原为船舶接受驻军检验的停泊点。“周阿哥爷庙”与码头的关联无从考证。但每个传说都提到“周阿哥爷”能保护出海的商人。而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海商们一次次面对茫茫海洋,生死只一瞬间,财物聚散无常。信仰对他们格外重要。

每个码头 都可能对应一座庙

除了“周阿哥爷庙”,现存的7个码头中,还有3个有庙宇相配套。这些庙宇都不大,供奉的神各不相同。如路头尾码头对面的庙叫“兴仁宫”,主神供奉的是“玄天上帝”;中股码头正对面的庙叫“中古庙”,供奉的是“三平祖师”;容川码头正对面的庙叫“帝君庙”,供奉的是“关帝”。

龙海博物馆工作人员称,从掌握的信息推测,当年每个码头都对应一座庙。海商们每次出海前,都会到庙里祈求庇护;平安归来,上岸第一件事也是答谢神灵。因此,这些神大都与海上贸易时所祈求的“平安”、“发财”等主题相关。

数百年过去了,这一座座庙宇立在码头附近,静默不语,如同月港一样,说不完,猜不透……

【盛世遗风】

帆巷商行,小村的众多姓氏,无不见证当年商业发达、人员流动频繁的繁荣景象。

几乎各个码头都有条石铺就的小路,宽不到2米,都连接到当年月港最热闹的贸易集市——帆巷。如今这些商市遗迹还散发着盛世遗风。

帆巷古街坐落于海澄古城旁月溪西岸,住有30多户,房屋首尾相连,居于街道中间,都是木质结构,大门在中间,两边售货窗。房屋全部向南倾斜,最大的达30公分,历经400多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因房屋倾斜如船帆,故古街得名帆巷。古街东边有月溪大船直通外海,西边有内河九十九湾,小船四通八达。

距离7个码头最近的一段,并排的店铺都有三落。村民黄先生介绍,临街的一落是店面,面向街道,中开大门。大门两边各开齐腰高的木横窗,即售货窗。一般在窗里摆放大柜台陈列商品。第二落往往是店家伙计休息的地方,第三落为货仓。

古街上,原有商行几十家,如豆饼行、米行、糖冬瓜行、药材行、铸鼎行等。现在海澄镇里,还保留了一些旧地名,如铸鼎巷、鱼市、十三行等。史料记载,到了清末,鱼市一天仍可以销售鲷鱼三十担。

此外,豆巷村的村民姓氏也能反映这里人口流动频繁的状况。村民称,如今豆巷村约有5000多人,但是至少有二三十种姓。

在那个倭患频繁的年代,繁华的月港自然免不了被骚扰。村民称,这些石路在与码头连接处,原先都装有一扇防护门,可阻外敌进入,只是已消失不见。但对岸,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宴海楼依然耸立,这是当年重要的海防设施。

登上宴海楼,可以鸟瞰海澄、石码,以及茫茫的出海口。穿越时空,在月港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下篇提点

海商:聚散无常的财富传奇

中国的海外贸易,无论是广州港还是泉州港,都是在官府操持下进行的。真正推动古代中国海洋之梦的,似乎是从月港驶出的这些雄心勃勃的商船。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港口的兴起,如此迅速地启发商人的智慧与梦想。

正如作家陈子铭写道,月港改变了我国海外贸易历来以外国商人来华为主的状况,并以不可遏制的力量推动了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回首数个世纪以前,穿行在南中国海的月港商船,在惊涛骇浪中与西班牙的双桅船傲然交会。那高昂的船头,想必刻满了光荣与梦想。

而这一切的主角,就是那一批批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漳州海商,他们怀着对海洋的梦想与憧憬,让月港从最初的走私港发展成年贸易额数十万两、年税收数万余两白银的“天子南库”。他们的征程和艰难险阻,请关注下一篇《海商:聚散无常的财富传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