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文浩
实习生 甘雅雯
本报讯 “南平316国道边,有人竖广告牌,收购淘汰猪”——昨日,网友“@NP世道”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
记者了解到,所谓“淘汰猪”,主要是指年纪大或不能生育的猪,也包括残疾猪。有网友担心,不少“淘汰猪”,此前是专门用于繁殖的母猪,许多养殖户为让母猪多产崽,给母猪注射激素,这些淘汰母猪流上餐桌,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收购者:
收购价较低
猪肉将制成肉泥
网友“@NP世道”拍到的广告牌,位于南平316国道东坑段旁,广告牌上有收购者的电话。“淘汰猪”被收购后,会流向何处?昨日,记者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
接电话的中年男子说,所谓“淘汰猪”,是指年纪大或不能生育的猪,收购价比正常猪低,每斤3元4角。该男子说,他们在南平收购到的“淘汰猪”,会统一运到三明尤溪屠宰,“猪肉经分割后,制成肉泥或肉丸,售往邻近省份。”
养殖户:
促“淘汰猪”产崽
注射大量激素
“淘汰猪”能不能出售?昨日,记者拨打了12315热线,工作人员介绍,“淘汰猪”的猪肉可以出售,但在出售前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检验。
另据了解,由于“淘汰猪”肉质较差,国家还规定,“淘汰猪”出售时,须向消费者明示。此外,国家还规定,专门用于繁殖的母猪不能用于加工、切片或按照部位加工成分割肉。
一名养猪专业户告诉记者,不少“淘汰猪”是专门用于繁殖的母猪,许多养殖户为让母猪多产崽,会给母猪注射激素或喂催生素,这些激素会残存在母猪体内。这些淘汰母猪流上餐桌,人吃了,对身体有害。他建议,市民不要食用淘汰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