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摘自《宜宾晚报》
大师与灯谜
许多文学大师都善于运用灯谜。比如著名学者胡适,他于1925年2月10日在《晨报》以《新月社灯谜》为题撰文,记下了他创作的7条灯谜,多古奥难猜。较通俗的如“双燕归来细雨中”(打一字:两);“唯使君与操耳”(打一民国人物:许世英)。胡适爱灯谜,也有人以胡适的名字制作灯谜:未禀尊师胡适之(打陶渊明文一句,谜底:“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则灯谜,底面扣合无瑕,面无闲字,集名人名句于一谜,使人倍有亲切感,令人拍案叫绝!
文学大师鲁迅更是一生与灯谜结缘。他不仅把灯谜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还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他的140多个笔名,多运用灯谜的手法,如“华圉”暗隐当时的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丰之渝”意为“封建之余孽”的缩写谐音。
在与友人的通信中,他时常运用灯谜。一次,他在写给钱玄同的信中,用了“鲜苍载”一词,并加了书名号。显然,这是一本书,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原来,这是鲁迅运用“分扣法”制作的一则灯谜。“鲜”扣“新”,“苍”扣“青”,“载”扣“年”。《鲜苍载》者,《新青年》也。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作家老舍每逢过春节,吃罢年夜饭,便从书房里抱出一沓工工整整地写着他自己创作的灯谜的红纸条,这些纸条上多是猜国名、地名一类。他叫孩子们把这些纸条挂在铁丝上,然后要大家猜,若猜中了,便能得到他的一首小诗、一幅字或是几颗大蜜枣。老舍用制谜猜谜的形式给节日里的家庭平添了几分欢乐与亲切。
1940年,广西桂林新开了一家川菜馆,开张之日,店家贴出告示:“本主人灯谜候教,猜中奉送川菜一桌。”当时著名小说家端木蕻良赠诗一首:“未到巫山已有情,空留文字想虚名,可怜一夜潇湘雨,洒上芙蓉便是卿”(打《红楼梦》一人名)。此谜悬挂很久,最后被一位老者猜中(谜底:晴雯)。像这家店主人也的确是够风雅的!(孟祥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