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外 还得接地气
N本报记者 庄奕烨 叶碧玉 吕波 文/图
近日,由中华书局引进的台版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首次进入内地30所中学进行试点推广。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热议。
据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是台湾地区使用了近60年的传统文化教材,此次中华书局引进台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而后修订为《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包括22单元,共节选《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及《中庸》4章。
修订后的教材,大部分单元后还编排有“今人今事”和“历届大考试题”,其中台湾版“今人今事”全部替换成了内地学生熟知的“名人事迹”。比如,在“孔子为人”的章节中,台湾原版教材使用的今人事例为台湾证严法师,内地修订版引用的则是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在论古今人物与孔门弟子章节中,台湾原版教材用的典例是教育哲人辛志平,内地修订版用的则是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支教劳模白方礼。
发源于大陆的国学,何以要从台湾引进教材?本土国学教育目前又是何种状况?本期《名家会客厅》,4位专家各抒己见,畅谈国学之奥妙。
国学应该是“中国孝”
闽南文化也是国学的组成部分
记者:刚才有老师谈到学国学要接地气,就泉州来看,国学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
曲燕:泉州很多学校的国学教育,往往局限于“经典诵读”,让孩子背背诗词,形式比较单一,没有一种可持续性的有效形式,这也值得泉州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另外,我觉得大家习惯把国学窄化到“文学”的范畴,其实古代礼仪等也是国学的精髓。
陈金土:其实国学应该是“中国学”,从纵向看,中国学就是由地方学组成的。有人将其归纳为“经史子集”。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穷经皓首呢?不过,我觉得对国学经典的传承不用过于担心,只需要让它“自由存在,自在前行”就可以了。
曲燕:根据陈金土老师对国学的定义和诠释,其实可以说,泉州对闽南文化的重视和学习,就是对国学的传承。
王志红:闽南文化已经深入生活中,也是国学的因素就在血液里流淌。根据网上的信息,引进的台湾版国学教材,共有22个单元,分上下两册,《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中庸》4章,就是根据朱熹所区分的四书中的主要章节。这是古人对一个人奠基的根本。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熟悉这些经典,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是一种鲜活的存在,对于个人来讲,也会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
要批判地去继承
同时让国学自由存在自由前行
记者:不久前北京提出要实行课改,高考语文分值将从150分上升到180分,有人分析国学经典内容增加的可能性最大。再加上此次又引进台版国学教材,这是否意味着国学又热了起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曲燕:我觉得接下来国学应该会非常热,北京的课改方案,把语文的分值从150分上升到180分。有关专家分析,增加的30分,可能有10~20分是放在作文上,有10~20分是放在国学经典上。而按照当前的试卷,文言文的比例其实不多,只有一篇,以后极有可能增加到两篇或三篇。
王志红: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觉得,国学不只是对一个人的学习有益,对人生的发展也极有帮助。杨振宁在初中时代时,数学天赋就很好了,但他父亲还是请人给他讲《孟子》。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到最后都殊途同归到国学里来了。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环境,提供师资,提供教材,引导、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戴冠青:现在有些一面倒:以前都不学国学,“砸烂孔家店”,把传统文化都给否定了;现在反过来又“国学热”,很多孩子都读不懂就让他们死记硬背,而且不加解释不加评判,一股脑就让孩子全盘接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实,国学是博大精深的,但也有很多糟粕,比如说像“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样的封建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还有很多迷信的思想。对于国学,应该像鲁迅说的,“不能一把火烧了,也不能不加评判的全盘接受”。
陈金土:如今的社会太过浮躁,忽左忽右,过冷过热,不利于发展。所以,“砸烂孔家店”不可取,神化国学也不对,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国学。
说回来,国学教育就是三个词:环境、教材、师资。现在要有新的国学,要关注我们的地方学。今天新的国学,就是后代的传统国学。
在这方面,政府要起到善意的恰如其分的作用,让国学的发展风行水上,不要过度炒热,也不要打入冷宫,让国学的发展有一个最自然的环境。
国学教材就像炸油条
你不炸别人炸,想吃就得找别人买
记者:对于大陆30所中学引进台版国学教材,几位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陈金土:打个比方,传统的泉州人早餐爱吃油条,以前很多本地人炸油条卖,厦门人、漳州人都跑来当学徒学炸油条。可现在泉州炸油条的几乎都是外地人了。你要吃油条,就要从外地人手里买来吃。大陆从台湾引进国学教材,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王志红:蔡元培说过,兼容并蓄。所以,台湾的国学教材要过来,那就让它过来,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过不要“拿来主义”。就说这本教材,里面是《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学庸》选读。对于所谓的《学庸》选读,我很不以为然:取《大学》、《中庸》的一些章节,就可以自己生造一本国学典籍叫《学庸》?还是要严谨一些比较好。
戴冠青:就引进台湾版国学教材来说,大陆与台湾本来就同根同文,文化相通,用台湾的教材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借鉴,可以选用一些有利于我们社会发展的,甚至也可以根据这本教材再作改编。
曲燕:我觉得,国学的回归是一种好事。时下社会趋于功利化,教育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拿到好成绩。甚至有专家称,现在的孩子不接地气,心灵在流浪,灵魂在漂泊。我想,要让传统的国学教育熏陶孩子,让孩子的心灵接地气,这也就包括了陈金土老师所说的地方学对孩子的影响。
>>>下接C2版
感谢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温陵书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