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10月3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14版:关注/本地

  1. 版面导航
2013年10月31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飞越》特刊出街,引来社会各界畅谈泉州发展;摄影人士找出上世纪90年代航拍图作比对,感慨泉州城的变迁
“看航拍照片,对城市未来充满信心”

泉州大桥及顺济南北侧地貌(摄于1991年)
泉州大桥两侧如今高楼林立(本次航拍图)
洛阳桥畔(摄于1991年)
洛阳桥畔如今生态保护依然良好(本次航拍图)

本报讯 “整组航拍策划,拍摄角度不错,多角度呈现了泉州的美。”

“效果很震撼,从来不知道,从空中看泉州,泉州这么美,美得像一张图画。”

“16个版的航拍特刊,让人印象深刻。”……

昨日,由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闽南房产网联合主办,福建通航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精心策划的大型摄影特别报道“空中看泉州·航拍记录”《飞越》特刊出街,引来社会各界热议,畅谈泉州发展。不少读者反馈说,这些航拍照片大气、震撼、画面冲击力强;古城与新区,景观分明,多角度展现了泉州的美。还有摄影界专业人士,找出了自己上世纪90年代时的航拍图作比对,感慨泉州城的变迁。

泉州市方志委、泉州市档案馆等部门人士,都对这一航拍记录赞许不断,希望能将这些航拍照片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收录《泉州年鉴》、档案馆馆藏。

部门声音

泉州市规划局局长、总规划师黄世清:

“让市民通过看航拍照片,对城市未来充满信心。”

“很特别,很好,整组航拍策划,拍摄角度不错,多角度呈现了泉州的美。”昨日,泉州市规划局局长、总规划师黄世清对本报的航拍特刊赞许连连,爱不释手。

黄世清说,海峡都市报联合闽南房产网开启“空中看泉州”航拍活动,自本月19日启动以来,他一直都在保持关注,对这次航拍的成果,期望很高。在他看来,泉州有人文、有江景、有城建,古城有特色,新区有魅力。高空拍摄,与地面角度不同,一定能捕捉到另一种美,让身居其中的市民通过看航拍照片,对城市未来充满信心。

说到未来,泉州将有何新的发展动向?黄世清介绍,古城建设方面,目前泉州正着手研究从另一角度“复兴”,如提升古城业态,在休闲、娱乐、旅游等方面丰富内容;同时,不仅仅只是引进文化创意产业,而是要让业态内容更充实,让更多高端服务性产业进驻,这方面,已联合上海交大在着手相关规划。

新区发展方面,泉州仍将以环湾为主题,增强各县(市、区)环湾意识。近期,泉州将围绕两江、两个绿道(山线、水线)建设,打造江滨景观。

黄世清透露,当下,泉州正着手环湾资源整合,拟在晋江出海口两岸,与环湾晋江江口一线,打造城市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构筑T型结构环湾金核。

泉州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

“希望能建档保存这些照片,为馆藏增添新类别。”

“这样一份特刊,怎能没有收藏价值?”昨日,看过本报的航拍特刊,泉州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林敏红说,本报此次航拍的活动,主题鲜明,既有东海、北峰等新城区面貌,又少不了开元寺、文庙等泉州老城区地标性建筑,让人感受到“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真的很美。

她说,目前,该馆馆藏的照片中,近现代的照片较少。老照片多是从民间摄影家征集而来,展示的多数是城市和农村生活场景、民间戏曲及习俗表演等,真正涉及近现代城市建设的照片不多。如果报社愿意捐赠部分航拍照片给档案馆,他们将统一分类、编号,建档保存这些照片,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为该馆馆藏增添新类别。

泉州市方志委常务副主任张惠评:

“将这一次有意义的航拍活动,收录《泉州年鉴》”

“效果很震撼,从来不知道,从空中看泉州,泉州这么美,美得像一张图画。”昨天,仔细读完本报的航拍特刊,泉州市方志委常务副主任张惠评感慨道。

张惠评说,这些航拍图片,不管是从构图、场面、成像等方面,效果都很好,很全面,很好地将泉州的特色体现了出来。特别是封面大图,展现出新老城的衔接,近处是老城的灰墙红瓦,远处是新区的高楼林立,整座城市生机勃勃。

张惠评说,影像比文字更客观,更能体现泉州的美。他建议,这些航拍照片,可做成新年挂历,送到更多百姓家。如果可以的话,明年《泉州年鉴2013》还可以征集部分图片,将这一次有意义的航拍活动,收录2013年活动记录。

业界交流

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水坤:

“完整记录了泉州当下的景观,具有很好的阅读美感和收藏价值。”

“很震撼,图片很美观,16个版的航拍特刊,给人印象很深刻。”昨日,泉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水坤说,能用四天的航拍,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感受,很值。

林水坤说,近几年,泉州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城景变化明显,尤其是环湾新区已成形。这时推出航拍,可谓高瞻远瞩。这份特刊,分块清晰,几个板块读起来一目了然,完整记录了泉州当下的景观,具有很好的阅读美感和收藏价值。

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世哲:

“很漂亮,很特别,展现了泉州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成果。”

看到本报的航拍特刊,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世哲感慨颇多。他说,1991年,受泉州市政府之邀,他曾搭乘空军安-2型飞机,拍摄了一组“空中看泉州”。当时飞机时速达到200公里/小时,航拍过程很匆忙,主要拍摄了鲤城、石狮、晋江等地。

让陈世哲印象深刻的是,那时从鲤城上空俯瞰,底下多是红砖瓦的平房,依稀见到少量工厂,最高楼就是温陵路的贤銮楼了。而温陵路以东的地段,还是黄灿灿的农田,更谈不上会有如今这么发达的路网。晋江南岸(尤其是泉州大桥以南),基本也是农田,房屋三三两两。

“整体来说,那时候的高空看泉州,谈不上美,也不够气派。而这次海峡都市报的一张张航拍图,很漂亮,很特别,展现了泉州二十年来的城市建设成果。”

文化畅谈

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闽南杂志社主编林少川:

“用‘三年一小变 五年一大变’这句话来形容泉州都不够。”

看过本报的航拍特刊,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闽南杂志社主编林少川评价颇高:大气磅礴,令人震撼,冲击力强,回味无穷。

林少川用五个“大”来总结这次航拍。他说,大手笔,指此次航拍精心策划、花了大力气。大视野,指此次航拍角度新,抢眼球。大美景,指此次航拍文图并茂,赏心悦目。大变化、大脚步,指对比他手中五年前的《空中看泉州》史料,比对泉州城市变迁,发现用“三年一小变 五年一大变”这句话来形容泉州都不够,让人很是感慨。

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谢万智:

“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谢万智说,从本次航拍特刊,再窥泉州古城风貌,不由想到,拒绝和防止趋同,保护和彰显个性,是泉州城市建设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谢万智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泉州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泉州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泉州古城文化精神,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此次航拍,不仅仅是记录古城之美,更是一种行动,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瑞统:

“让外部世界对泉州有一个清晰鲜明的印象。”

本报的航拍特刊,最让泉州市文联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瑞统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海之韵》的版面主图——洛阳桥,他说,特别壮阔大气。原来,像长虹卧波一样的洛阳桥,从航拍来看才是名副其实的。让人们看到历史古桥的雄姿,更唤起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怀想,同时对民间工匠的鬼斧神工由衷赞叹。

陈瑞统说,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今年又多一个桂冠“东亚文化之都”,成为代表国家文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应该站在更宏观大气的层面上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泉州有很多的文化资源,但是讲一百项,别人记不住。要精心筛选提炼,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有价值的文化元素,让外部世界对泉州有一个清晰鲜明的印象。这次航拍,不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市场观点

泉州东海开发有限公司:航拍特刊很好地展示了东海新区的建设成果。如今,不管是生活舒适度还是成熟度,东海片区的未来,让人越来越期待。也正因为如此,东海的楼盘身处环湾核心区,站在运营商角度,公司不单是在建房,还在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等配套设施。

宝龙城市广场:特刊图片直观展现了城市美感,背后传达的是城市建设的方向。晋江这几年加大城市配套建设,如今世纪大道旁各种配套丰富,随着年底宝龙城市广场开业,居住、购物、饮食、娱乐等配齐,居住在此的晋江人,生活将会更便利。

泉州万科:换种角度看泉州,颇有新鲜感,将丰州北峰片区生态、宜居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北峰丰州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生态优美,正是这些资源,吸引着万科。万科也愿意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为北峰再造美城。

N本报记者 曾小琴 陈丽娟 陈冷冷 谢向明 田米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