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11月8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05版:关注/本地

  1.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8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方寸瓷印 何时归故里

精美的韩国瓷器在泉州也能买到,但售价不菲
韩国梨花大学学生在德化交流时制作的作品,就让人觉得轻松,更有童心艺趣
亲历者:陈建中
人物名片:泉州市博物馆馆长
见证事件: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见证多位日本学者来泉州考察茶器起源
亲历者:吴金填
人物名片:德化月记窑艺术总监、创始人
见证事件:2011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陶艺专业学生来月记窑交流;前不久,月记窑受邀参与明年第10届日本美浓国际陶瓷器展(国际知名展会,美浓烧是日本一个陶瓷流派)
海外视角

连线嘉宾:

段颖杰

人物名片:女,25岁,外号茄子,就读于韩国光州广域市朝鲜大学,在韩国近5年。目前硕士在读,主修市场营销

火有温度、有感情,在窑炉里直接与瓷土碰撞,再加上风的拉力,烧出来的瓷器,便有了火的痕迹和味道。松脂在1300℃的高温中,可以融化成落灰釉,附着在陶瓷表面,有一种不一样的美。

这是今年夏天,德化月记窑创始人吴金填在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受访时说的一段话。他说要赋予陶瓷灵魂,要让陶瓷回归传统,要推动“世界陶瓷回故乡”。

看到这段话是在一个挥汗淋漓的夏日。至今想起,心内翻涌的,仍是那般如火如荼的憧憬和热情。

中国是陶瓷古国,在外国人眼中,瓷器是唯一能与中国比肩而立的,这从china一词可窥一二。陶瓷的这种魅力,最早扩展到一衣带水的日韩邻邦。这种精妙的艺术,在当地的呵护下,如今走得更快了。

借着“东亚文化之都”这个好时机,我们是不是能放下身姿,学习邻邦,来一场绚丽的逆袭,引领世界陶瓷回故乡?

“日本的窑炉设计和德化龙窑很相似,都是拾级而上,让风和火的力量充满窑炉。”

18世纪以来,茶叶和陶瓷同时成为中国重要的外销产品,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东西方航路也被称为“海上茶瓷之路”。泉州地区至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生产窑址486处。

中国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比如,日本就把德化的阶级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和德化龙窑很相似的是,日本的窑炉也是拾级而上的设计,让风和火的力量充满窑炉。日本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到中国学习烧制陶瓷,专门到过德化。1228年,他回到日本,在山田郡的濑户村(现名:爱知县濑户市)试烧成功,后来建大量的窑炉,烧制宋代样式的瓷器。濑户烧开创了日本制瓷技术的新纪元,现在日本还有“有田烧”、“佐贺烧”等著名的窑炉。

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京都、九州、福冈等地,考古时还不时能发现产自泉州的陶瓷茶具方面的实物。

“日韩陶瓷更注重的是陶瓷艺术本身,追求个性、创新,体现城市欣欣向荣的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泉州学习。”

最早,中国的陶瓷通过朝鲜传入,进而影响日韩陶瓷文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日韩的陶瓷文化反而更有韵味。

如果要说三个国家的最大区别,这么说吧,德化作为中国民窑的代表,仍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整个中国也如此,更注重产业的引导,产品具实用性、规模化,停留在物质层面。但显然,日韩两个国家的陶瓷文化走得更快,更重要的是灵魂的东西。比如,韩国利川陶艺村,是亚洲最大的陶瓷艺术村。一入村,整堵墙都是韩国传统的泡菜坛,很有亲切感。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各种民俗,也有创意园区等,更注重的是陶瓷艺术本身,追求个性化、创新,体现城市欣欣向荣的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泉州学习。

借着“东亚文化之都”的东风,泉州应该换一种思考方式,从历史的优越感抽身而出,善于吸收别人的优良文化。我们正在计划做一个当代陶艺展览联盟,希望推动“世界陶瓷回故乡”,吸收日本、韩国及台湾陶瓷艺术家的先进经验。

“韩国陶瓷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利川陶瓷村,聚有80多家陶瓷工厂,人们可以参观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喜欢的作品。”

说到韩国的瓷器,我会马上想到韩国的高丽瓷,高丽瓷大多是青瓷。韩国的陶瓷文化受中国影响,同时发扬了韩国的民族特色。

今天,韩国陶瓷主要在利川、骊州、光州、丹阳、闻庆、河东、康津、扶安各地的陶艺村里生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利川陶瓷村,这里聚有80多家陶瓷工厂,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陶瓷的制作过程,也可以购买喜欢的作品。利川每两年还举行一次世界陶瓷艺术节。首尔市内的仁寺洞以陶瓷的种类齐全而闻名,从陶器到白瓷,无所不有。

一般认为用镶嵌技法(在陶瓷表面刻画多种花纹图案后,再嵌入其他材料)是陶瓷艺术的顶峰。富有的韩国人倾向于使用西式的餐具,精美无比。现在,在中国国内也能买到韩国生产的精致的西式餐具,不过价格可不菲哦。

海外视角

连线嘉宾:张例

人物名片:长崎驻上海事务所所长助理

“‘波佐见烧’致力于生活用瓷,制作方式比较散落,跟咱中国边耕农、边生活很相似。”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长崎是最早“接收”到中国陶瓷文化的。根据记载,明朝后期,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工人,在长崎一带定居下来,再加上这里的土质适合烧瓷,陶瓷文化发展得较快。

目前,日本有许多陶瓷流派,最著名的是三川内陶瓷(又称“平户烧”)和波佐见陶瓷(又称“波佐见烧”)。不过,这两种陶瓷定位不太一样,“平户烧”的白瓷精致高贵,价格不菲;“波佐见烧”的风格,则是大众化平民化。

正因为“波佐见烧”一直致力于生活用瓷,它占据了全日本七成的餐具市场。在波佐见町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和制陶、拉坯、烧窑有关。这种制作方式比较散落,跟咱们中国边耕农、边生活很相似。

日本对陶瓷挺重视的,每年的餐具展会,就是各地陶瓷产品的一次大盛会。

N本报记者 陈丽娟 吴月芳 谢杨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