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11月13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B08版:老板周刊

  1.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13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郑经融:三次冲击资本市场

语 录

“上市意味着我们拿到这个门票,之后还会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收购与儿童产品有关的产业链。”

——郑经融

N本报记者 林淑芳 谢向明 文/图

核心提示 一句老话叫“事不过三”。然而,对于一个在上市路上接连两次碰壁的企业家而言,愿不愿意再尝试,应该算是毕生最难的决定之一。最终,他还是选择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这一次,他成为了中国卜大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卜大)董事会主席,一家在澳大利亚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老板。昨天下午,卜大董事会主席郑经融在泉州举办了返国发表会,正式公开此次上市的前后。10月28日,卜大在澳大利证券交易所亚挂牌交易,募资近1亿元,将用于集团旗下三个品牌的市场推广和运营,包括2个儿童品牌“数码熊”、“科人”以及成人品牌“很牛”。

与泉州多数品牌的运作模式不同,郑经融选择了“轻资产”的模式进行市场开拓。卜大目前在国内没有一家直营店,而是全由10多个总代负责,集团掌控品牌营销、产品研发、终端市场和高科技专利。这种轻装上阵的做法,让卜大仅用了4年时间,即完成了2000家品牌门店的规模。在澳洲的这次上市,对于卜大而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郑经融希望借由第二次增发融资,收购儿童床、玩具等延伸产业链。

2次上市遇挫 “这次,我差点就放弃了”

《老板周刊》:卜大是泉州第二家在澳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澳大利亚这个板块?

郑经融: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有明显优势。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是全球第七大所,交易额规模超过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而且融资、维护成本低于国内甚至是美国、新加坡等境外资本市场。另外,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快、再增发股票能力强。比如送件2个礼拜,对方肯定给你答案,要么补资料,要不就是通过。选择哪一个板块上市,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价值观都不同。很多人都以为等到公司规模做得很大才能上市,但是在国外,只有一两千万人民币的,它也是个上市公司。

《老板周刊》:据我们了解,这次是卜大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了。

郑经融:是的。我们卜大成立之后就开始筹备海外上市,2010年进入上市辅导期,2011年正式启动上市,但是当时选择的不是澳大利亚,而是新加坡。但是很不幸,当年刚好遇上“中国概念股”被新加坡方面调查,最终没能进场。经过多番权衡,我们最终选择了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原以为这次会很顺利,但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板块不太了解,第二次上市再度受挫。我们当时差一点都快要放弃了,所以说坚持很重要。这一次,我们在当地的次级市场、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NSX)成功上市。

《老板周刊》:这次募集到的资金有多少?上市对你们而言有什么意义?

郑经融:这次募集的资金将近1亿元,将用于集团旗下三个品牌的市场推广和运营,包括2个儿童品牌“数码熊”、“科人”以及成人品牌“很牛”。上市的好处,首先肯定是募集资金,对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也有好处,还能利用澳洲资本市场开展境外资产和股权并购,我们接下来还会通过增发募集资金,在国内并购部分产业链。

做差异化的儿童产品 “上市后将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收购与儿童产品有关的产业链”

《老板周刊》:卜大是4年前才在泉州成立的公司,许多泉州人对你们还很陌生,你们目前的主业是什么?

郑经融:卜大的主营业务是鞋服制造,包括刚刚提到过的3个品牌,但是在泉州还没有专卖店。我们在国内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有将近2000家门店,渠道主要有专卖店、大超市、便利商店和网店销售。我们这些儿童鞋服产品,投放市场已经2年了。跟国内市场相比,外贸的份额更大一些,占60%、70%,出口欧美国家居多。

《老板周刊》:泉州已有多个儿童品牌,你们的特色是什么?

郑经融:营销本身是“你有的我有,我有的你没有”。卜大经营的是差异化童鞋,除了在款式上的产品研发,我们还有自己的科研专利,相当于为每件产品注入了一些保健性的功能元素,对于儿童的平衡感和成长都有好处。现在,我们在许多门店都设有体验馆,让家长和父母体验这种功能性。现在儿童品牌陆续崛起,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儿童品牌还算少的,我们的理念是做差异化的儿童产品。

《老板周刊》:你刚刚提到将收购其他产业链,这是个什么样的规划呢?

郑经融:卜大的经营战略有自己的特点:多品牌、多产品、多渠道,以高科技专利技术为支撑。上市意味着我们拿到这个门票,之后还会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收购与儿童产品有关的产业链,比如儿童床、玩具等等,甚至是酒类、房地产项目等等。我们拥有一些高科技专利,可以运用在这些产品上。当然,这种收购不仅是品牌,还有对方的生产环节。

轻资产路线 “只做高附加值环节,其他百分百外包”

《老板周刊》:我听说你们现在不涉及生产环节,只负责品牌运作?

郑经融:我们的想法是“只做高附加值环节,其他百分百外包”。高附加价值的这部分由集团掌控,比如品牌营销、产品研发、终端市场和高科技专利;低附加价值的百分之百外包,比如生产。因为现在生产技术没有特别困难,晋江的几乎所有鞋厂都能生产。卜大目前没有直营店,我们通过批发商和发放产品专卖执照给内地的分销商,包括自有品牌的儿童、成人鞋服、服饰。批发商会在商场、超市设置专柜,也有的在中东、东南亚、欧洲设专柜。

《老板周刊》:这种轻资产的运作模式,目前并不多见。

郑经融:对企业来讲是发展的过程,初始阶段肯定是要生存能力强,快速渗透,你着重点在品牌运营方面,到一定程度才能去做专卖店。现在一个专卖店的成本很高,100万元的成本投入下去,要两三年才能回收,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我们选择快速发展的策略。卜大旗下品牌诞生到现在,前后只有4年。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策略也不同,卜大发展初期选择轻资产,以后可能会涉及人才、生产环节,比如我们未来收购的产业链,也都会包括生产工厂。

□人物印象

从企业管理顾问到上市公司老板

郑经融满头银发,像是个布道者而多于一个企业家。他跟泉州许多企业大佬还是老熟人,甚至在川流不息的航班中都能偶遇,但是对方并不是因为卜大而与他相识,而是在更早之前的2000年:泉州掀起上市潮的萌芽期。

郑经融说,当年受利郎王良星的聘任,他开始踏上泉州这块创业热土,相继为多个品牌做企业管理顾问,对企业管理极为熟悉。10多年来和泉州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已经年过半百的他,才在泉州正式创业,并很快实现了很多人的“上市梦”。

他总结企业家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前瞻性、勇气和坚持。坚持这一项,至少他自己做到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