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11月20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N12版:文摘·闽南网·便民

  1.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20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最历史
接新娘用花轿的习俗开始于何时?

N摘自《宜宾晚报》

俗话说:“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确实,在古代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最不可缺的道具。花轿,也叫喜轿。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

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后来才渐渐成为民俗。那时,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打扮妥当,凌晨,男方就会派来迎亲的鲜艳的大花轿,这叫“赶时辰”。据说,当天如有几家同时娶亲,谁赶的时间早,将来谁就会幸福美满。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娶嫁篇》里有这方面的记述。这一习俗,在现在的山东泰安市宁阳县沿汶河一带的村庄还十分盛行。

在我国古代,都是用花轿迎亲娶新娘。花轿是从经常乘坐的轿子演变而来的。从唐代开始,妇女及老弱有病的官员都乘坐轿子。到了宋代,加上了顶盖、围屏等装饰。到了明代,乘坐轿子的风气在社会上大为流行,以至到了人人乘轿而无人骑马的地步。

古代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因各地的习俗、贫富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普通人娶亲用的一般是二人抬的花轿,罩轿子的帷子都选用大红色的彩绸,并绣有富贵花卉、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缀以金、银色,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家境富贵之户常用四人抬的大花轿,轿子的装扮与二人抬的相差无异。

传统上,古代女性一生最多只坐一次花轿,因此是很有特殊意义的经历。(李史/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