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12月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02版:城事/播报

  1. 版面导航
2013年12月1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本报特派记者全程记录老兵越南行
半世纪前亲手铺的铁轨还在通车

老兵们11月29日到达越南
在谅山街心公园,老兵们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老兵们在越南谅山街市,重走他们走过的路
老兵到达越南后的第一餐,有鱼、有猪肉、花生米

本报特派记者周杨宁山萝报道

11月29日 抵越南第一天,行走线路为:广西友谊关—越南谅山—北江—北宁—河内—和平—山萝。只有在谅山市小作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坐车,在山路间颠簸,从谅山到山萝,气温从22℃骤减到10℃。

11月30日 第二天 从山萝出发,去往越南最西北部的奠边府,在那的陵园祭奠漳州籍抗美援越烈士。

本报越南专电 11月29日一早,老兵圆梦团出了广西友谊关,去往越南北部的谅山市。越南北部没有高速公路。一路的颠簸劳顿,却让年近七旬的古稀老兵们甘之如饴。

越南谅山,老兵们曾经亲手修建的铁轨还在通车。原本这里一片荒芜,后来修起了公路,建起了房屋,他们品尝着有鱼有肉的美食。

今时,老兵们脑海里却泛起往昔的另一幅画面:枪林弹雨、断壁残垣、山野丛林、野兽出没、缺衣少粮。

再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尽管犹如20年前的中国南方县城,但和半个世纪前相比,已是翻天覆地。老兵们思绪万千,他们来过,他们奉献过,他们的青春热血在这里挥洒过。

正因此,老兵们在越南的故事和此行的足迹,成了记者笔头追寻和记录的焦点。

半世纪前亲手铺设的铁轨

11月29日早上 去越南谅山市

老铁道兵杨瑞发:从1米宽修成1.435米宽,为的是让大火车通行,能运送兵器,至今还在通车

出友谊关,往越南谅山去。

这里,没有高速公路。越南国家公路,只有两个车道宽,没有快慢车道区分,两边的绿化也没有,尘土飞扬。

巴士不急不慢地行驶着。老兵杨瑞发聚精会神地望着窗外,他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公路边的那条铁轨。

那条轨道有点特别,共有3条钢轨。1.435米的轨道间,被另一条钢轨分成了两半,一边1米,一边0.435米。

这条轨道,掀开了杨瑞发尘封了近50年的记忆。

1964年,22岁的长泰人杨瑞发参军。1966年,他加入了抗美援越部队,是一名铁道兵。这条铁轨,他亲手铺设过。

“原本的轨道是1米宽,是上世纪20年代法国人在越南殖民时建的,走的是那种瘦的火车,战争时,这样的火车根本运送不了枪炮导弹等兵器,所以我们就来修铁轨,修成1.435米宽的,大火车能通过的。”

这样的铁轨,一直从谅山市修到了越南首都河内。

杨瑞发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抢修设备还很落后,铁轨、钢架、挖土方都是人工操作,人员压伤、创伤很多。美军狂轰滥炸,手里刚拿起工具要干点活儿,警报声就响起来,好几次差点躲避不及,有一次受伤最严重的,是被炸到鼻梁骨。”

随行的越南导游说,这条轨道,至今还在通车。杨瑞发的眼眶润湿了,当年在越南的1300多个日日夜夜,他对生死彷徨过,却又义无反顾地坚持着。他还是久久凝望着窗外,这也许是他有生之年,最后望一眼他亲手铺上的铁轨。

多彩城墙掩埋的战争往事

11月29日上午10点多 到达谅山

老兵黄木本:半个世纪前,美越战争中的谅山市是一片废墟;当时越南不少老年人会写汉字,但不会讲汉语

当天上午10点多,到达谅山。这里更像是20年前的中国南方小县城。

没有摩天大楼,但房屋有些密集,最高的楼房不过四五层。房屋的建筑风格混搭,南洋式的琉璃尖角屋顶和骑楼,外加大量的木材雕刻装饰,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五颜六色的房屋外墙。

似乎身处童话世界,谁也不承想,这样一个有着奇特的繁华和美丽的地方,曾经炮火连天,一片荒凉。

老兵们坐在谅山市区的街心公园,凝视着周遭的一切,若有所思。

如果镜头拉回半个世纪前,美越战争中的谅山市是一片废墟。

老兵黄木本说,在路过的各条街道上,到处是瓦砾,还能看到小部分没有被美机完全炸毁的楼房,但也已经是残垣断壁了。从残垣断壁处可以看出,墙壁的装饰都带有淡淡的色彩,能够看得出来完好如初时的奢华。想象得出,这些楼房应该是法国殖民地时留下的,当时的越南没有建造这种楼房的能力。

当时,在街道上行走,还得格外小心,走几步,就会有用绳子圈起来的警告,圈子里的中央,有一个大窟窿,那是美国飞机丢下的定时炸弹。这个窟窿究竟有多深,不得而知,只能在远处张望,何时爆炸,无人能够知晓。在路过时没有爆炸,是运气好。

当时的谅山市区基本上没有了居民,多数人为躲避敌机的轰炸,都分散到市郊的山区。在郊区,房屋都是用竹子简易搭盖的,但房门上,都粘贴着中国的对联。越南不少老年人都会写汉字,但不会讲汉语。

从啃干菜到尝鱼肉的变迁

11月29日午饭时间 越南第一餐

老兵陈海泉:当年吃的干菜、大米、罐头,大都从中国运来,援越后期,战士开荒种菜还救济当地民众

11月29日中午,我们一行人在越南吃了第一餐。

红烧鱼,两盘不同做法的猪肉,还有风味独特的荷包蛋等。这样的伙食,在国内应该算是极其普通的家常菜,但老兵们却吃得津津有味,连番点头称赞。

要知道,当年他们在越南,吃的大都是从中国运出来的干菜、大米、罐头。陈海泉说,当时战士每月只有6元钱的“军用代金券”在军内使用,只能免费享受越南的河水。

越南酷热的气候增加了行军的艰难,一年就有六个多月的雨季。“下雨时,战壕里、帐篷里都是雨水,有时个把月难见天日,衣服、内衣裤常常发霉变臭”,更甚者,在山林里时常遭遇野兽出没,蛇、虫、蚂蟥、蚊蚁与人为邻,不时发生战士被毒蛇咬伤的事。旱季到来时,白天里帐篷里的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援越战士们不得不在行军床下挖坑栖身。

刚入越时没有蔬菜,平时只能咸干菜浸泡后就着饭吃。1967年到1968年期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援越物资运不过来,部队吃不上蔬菜,战士一度患上维生素缺乏症,得夜盲和皮肤病者居多。援越后期,蔬菜运输更加困难,战士们在营区周围开荒种菜,自力更生,还救济当地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