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罗西
对福州越来越有感情了,或许是越来越有感觉,渐渐喜欢福州的秀气,也希望水到渠成拥有它的福气。
多年前,无意中带一个北京的朋友夜过五一广场,见到那些巨人、白马的雕塑,他笑称:以为到了朝鲜。后来这个朋友再来,看了被誉为“中国历史街坊唯一的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傲慢的他说:福州原来很精致。那天,阴雨,仿佛走进清末民初的油纸伞下、黑白过渡的灰心、形散神不散的忧伤……从三坊七巷走出的有黄璞、严复、林则徐、林徽因、林觉民、谢冰心、郁达夫、庐隐……把福州铺垫得更有底蕴。多年前作家叶倾城曾在电话里很诗意地问我:福州应该处处能见到一种水鸟,长腿,优雅地踩在水里,兴之所至地捉鱼……清末、民国的福州还真有一种精致的优雅,比如三坊七巷,比如福州西湖的那排临水的房子,唇红齿白,明眸含春,有点甜、微妙……
今年春花特别盛
我的故乡是莆田仙游县,其实,仙游与福州是有缘分的,比如福州的晋安河,是宋代开挖的一条人工河,是我老乡蔡襄在福州当地方官时的“政绩”之一。每每月夜,在家里的阳台上,看着偶尔有清理垃圾的小船缓缓划过,朦胧间,看到一种穿越的美,宛若读一篇宋词。也曾感慨,历史悠久的晋安河,其实可以更美,甚至可以是福州的一条绫罗腰带,眼下它还是有些脏,它本可以微凉或者带点宋朝的气韵。
这两年,迷上了卡片机摄影,常常在微博里或者微信里分享那些照片,很多外省的读友,因为我拍摄的花花草草、一树一檐、一水一蝶……而对福州产生无限遐想,觉得这是一个美好诗意的城市,带点湛蓝、诚恳,还有温柔。卡片机,轻便,我一般随身带,很奇妙,因为带了相机,仿佛就多了一颗捕捉美的心、一双好奇的眼睛,每一天走在街头,慢跑在公园,都会像一个外乡的游客一样,更有兴致地端详这个城市,也因此更容易发现美……比如,今春福州所有的树木花草开的花都特别盛大,比如洋紫荆、木棉等,一树一树的繁花,如同林徽因曾经赞美过的人间四月天。
这是一幅画,特别静好
十多年前,旅游城市厦门美得让我心碎,有天然的历史的得天独厚资源,一下子把福州比得灰头土脸,仿佛厦门是用一段锦擦脚,而福州是用半截穿破的T恤做抹布。一个月前,再次认真地审视厦门,发现它的春天略逊福州,不说海,就公园与街头的装饰,福州的园林修得更好,甚至更有意境。
多年前,我在厦门海边一块石头上,看见一个佛学院的小尼在读经书,那么专注,肩膀上还落有几朵细碎的花……多年后我在福州西湖的寺院里,看见一位老者的散淡,两个三岁小孩的纯真,阳光洒满佛地,老人挥巨毫,在地砖上蘸水写字,小孩好奇观看……我经过,这是一幅画,特别静好。淡淡的不经意的美好,你看见它,也是一种美好。
读懂福州的“福”
在福州住了二十多年,对它的情感很复杂,曾经写过批评它的文字,如“福州是座土得离题的城市”,也写过由衷的喜欢,如“酸酸甜甜的福州爱情派”……前一篇,曾写道:福州有乡土气息,却不见水田与水牛!福州很土却没有农民式的热情,每次有巡回作秀的外地人热着脸蛋来,但福州的屁股很冷……福州常常洋溢着一种“小市民”的琐碎、杂碎,却没有“城里人”的清高、都市的俯瞰感,甚至看到最多的吵架是在外地农民工与小市民之间展开,看不出泾渭分明的战壕……土得跑题了。
如今,我终于看到福州小富即安后面的精致,以及酸酸甜甜福州菜背后的温柔,与其说我爱上它,不如说我更懂它了。倚山面海,风调雨顺,四季常绿,夏季路边的芒果伸手可及,散步的栈道不停地在延伸……虽然发展也带来其他城市大同小异的病与恶,但是,我更希望看见福州的关键字“福”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但锦衣玉食,而且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