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7月4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39版:城事/晋石·便民

  1. 版面导航
2014年7月4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记忆中的“荷兰村”在哪里?
65岁的菲籍华侨庄文皮5个月大就被抱养到石狮,中年寻得亲人,赴菲18年后又失散了,记忆中的故乡“莆田市荷兰村第七组生产队”已不复存在
与65岁的庄文皮老人聊往事,他因耳背、记忆力哀退,但清晰记得故乡的地址

N海都见习记者 李昌乾 文/图

海都讯 出生5个月大时,亲生父母迫于生计,将他送养给莆田养父母;30多岁时,他凭小时候一条红布契约,第一次寻见到亲人;46岁时,为生计他远赴菲律宾“讨活”18年。如今65岁的旅菲侨胞庄文皮老人,中风、耳背,脑部萎缩,记忆力衰退。但记忆深处,他永藏着故乡名字——莆田市荷兰村第七组生产队,而这个地址,却已经不起时间打磨,成为他难以触及的远方。

近日,庄文皮老人通过石狮市菲华归侨经济促进会(以下简称菲华经促会)找到海都记者,希望通过本报寻找远在莆田的亲人,期待一家人团圆,了却游子多年思亲之情。

昨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庄老家中——一座两层高的石板建筑,坐落在晋江市永和镇后埔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附近。在二楼大厅里,庄老先生安详地坐在窗前烧水泡茶,可见他被时间染白的双鬓和布满鱼尾纹的眼角,听他讲述难以言说的一生。

小时别离

5个月大时 被送养到石狮

红布写下契约,写有祖籍地和现住地址,以及小孩生辰八字

庄文皮老人回忆,养父母家里生有5位兄弟姐妹,作为长子,他和妻子目前育有两个儿子,他们均生活在菲律宾。

而生父生母那边,他记得自己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一位大姐和一位二哥,两人年近69岁和67岁。依稀记得父亲叫陈阿观,二哥叫陈冬清(谐音)。

就在老人5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家穷,父母迫于生计,想将他送人。其弟弟庄天助告诉记者:“听我奶奶多次提及,当年大哥的生父母,打算将他送人,从莆田来到石狮,入住石狮市福建横路一旅社。恰逢奶奶当时生育的孩子夭折,听闻这一消息,就与大哥的生父母表达抱养之意”,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并用红布写下契约。契约内容包括祖籍地和现住地址,以及小孩生辰八字。

此时,庄老先生依然清晰地记得写在契约上的出生日期——1950年农历三月初九,可惜如今这唯一的凭证已丢失,让他懊悔不已。

中年相见

30多岁相聚时 父母已离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三姐弟相见恨晚,抱头痛哭

庄老远在马尼拉的二儿子庄冬煌告诉记者,当年家境不好,生活条件差,父亲在养父母家格外想念家人,多次踏上寻亲路。

凭借契约上的地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庄老第一次搭车从石狮到莆田车站,然后乘坐人力三轮车,前往契约上留下的地址。幸运的是,当天中午,庄老真的找到了二哥,并受到热情接待。可惜当年庄老父母均已过世,阴阳相隔。听闻三弟归来,大姐也赶到二弟家中与三弟重聚。小时别离,人近中年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至亲,伤感和欣喜交织,三姐弟相见恨晚,抱头痛哭。

“当年二哥家里使用的还是推风式锅灶,我们三人就坐在灶边叙家常。”回忆起亲人重聚的温馨画面,庄老先生露出难得的笑意。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的,第一次匆匆相见,心底的思念还没说完,就得再次离开。当晚,二哥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将庄老送到车站,庄老搭车赶回晋江。谁知道这次离别,何时再见。“爸爸回来后,备受奶奶责骂,并没有过多说起这件事”,庄冬煌说,“奶奶并不想让爸爸去找亲人”。在奶奶的骂声中,家人也不敢过问。

就这样,这一别沉静了10多年。1996年,庄老先生为了生计举家下南洋,远赴菲律宾“讨活”。

老年重寻

赴菲18年 沧海巨变何处是家

“这几年,爸爸经常提到那次相聚,谈起时,总会笑,心情格外好,但过后又失望了”

来到菲律宾初期,人生地不熟,老实巴交的庄老处处碰壁。庄老不愿意多提18年的菲律宾生活。据菲华经促会外宣部庄姓负责人介绍,初期到菲律宾,庄老先生以摆摊卖油条和包子为生,用扁担挑着包子和油条在华人聚集区售卖。这段岁月,儿子庄冬煌仍记忆犹新。“当时连饭都吃不饱,干活还得看老板脸色”。经过艰苦打拼,庄老后来做起洋葱、大蒜等批发生意。经过多年的积累,生活渐渐好转。目前,庄文皮老人在菲律宾享有退休护照权利,拥有在菲永久居留权。

游子心,念亲人。庄老年纪大了,对亲人的思恋丝毫未减,寻亲夙愿,愈加强烈。“这几年,爸爸经常提到那次相聚,谈起时,总会笑,心情格外好,但过后又失望了,因为几年来的寻找都没有结果。”庄冬煌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得知父亲心愿,加上经济条件改善,他也希望能帮父亲了却这段心愿。

至今,庄文皮老人还清晰记得故乡的路,他说,到了莆田车站,在车站附近,有一条通往大海的水渠,在路边可以看到一座二层洋楼,那里就是我的老家……如今,重回故土,记忆中的故乡已经不复存在。

2010年夏,菲华经促会工作人员带着庄老先生,驾车前往莆田“荷兰村”帮忙寻找其亲人。当他们来到车站附近时,30多年的沧海巨变,莆田车站已经不在,昔日通往大海的水渠已不见踪影,那座富有代表性的“土豪”洋楼也无法觅得踪迹,到处是高楼大厦,一切的线索在时间更迭中隐匿了。

为了寻找中断30多年的亲情,他们曾想过寻找当地电视台,发布寻亲公告,还通过生活或工作在泉州的莆田人帮忙寻找。

原本“家”的地方已不复存在,但这段被割断的亲情一直萦绕老人内心。年纪大了,早年劳作让庄文皮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有时需要药物来缓解中风带来的痛苦。今年5月13日,他已回到老家休养,希望有生之年,能与莆田家人再聚首,了却多年夙愿。

故乡、故土、故人,记忆中的“荷兰村”不知在哪?大姐、二哥现在又生活得如何?如果有知道此情况的市民,可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助他们一家团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