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10月2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B02版:教育周刊/校园

  1. 版面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梦想篇章1 古稀之年著成七百万字《泉郡碑刻百篇译注》
退休老教师陈立献8年行万里路 填补泉州古碑文译文空白

▶历时8年,终成一书

N海都记者 叶碧玉

海都讯 因为游客对古碑刻的误读,已退休多年的陈立献老师萌发了编写一部阅读古碑文的通俗读本的念头,让更多人了解泉州碑刻,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上周,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由陈立献老师与其两位挚友孙陈清先生、王焕民先生历时8年、共同编著的《泉郡碑刻百篇译注》在南安一中举行首发仪式,正式与读者见面。据介绍,该书的出现,填补了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市古碑文译文的一大空白,对传承闽南乡土文化和保护现存的刻石文物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人能写出,今人读不懂 泉州碑刻遭遇尴尬局面

“一方碑刻,常常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掌故,甚至是一个历史人物的缩影……领引我们去了解地方历史,它是一段段抹不去的记忆。”在《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一书的序言中,陈立献老师这样阐述他对碑刻的理解。

而承载历史的碑刻,在现实中却常常遭遇现代人读不懂的尴尬局面。说起编著这本书的缘由,陈老师说,2006年10月的一天,他和几个儿时同窗一起到泉山门游览,看到一群游客围着唐代欧阳詹的《北楼记》碑刻,竟没有一个人能读完全文;还有一次在崇福寺,很多人对《妙月和尚舍利塔铭》的四字碑眉“实相智杵”争论不休,不知何意。

“古人能写出,今人读不懂”,如此尴尬,让酷爱古碑刻的陈立献老师倍感焦灼,编写一部解读古碑刻之书的想法由此而生。陈老师与两位友人,就此踏上了6年走访、编撰,2年校对、改稿的著书征程。

为让读者没有障碍地读懂原碑刻,不被字、词、句等“拦路虎”所困扰,书里对碑文的俗字、古体字、异体字、繁体字进行大量整理,最后用简体字进行排版。

“此书想为读者提供读古碑文的文化快餐。”在首发仪式上,陈立献老师表示,希望该书成为人们穿越历史时空的媒介,引导人们重温文化艺术的精髓,追溯先人思想的深度,共同保护和传承遗落的古文化和地方文化。

行程过万里,码字七百万 为排版古稀之年学电脑

开始着手编书后,陈立献才发现,工作量比想象中的要大好多。碑刻中涉及很多佛学知识,这也是他的薄弱之处。为此,他找来了自己的好友、原南安国光中学副校长王焕民。王老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专注佛学禅说,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对文稿补偏救弊。

另外,陈老师所在的南安洪濑镇上没有图书馆,有些资料无从查找,于是他又找到家在泉州市区的孙陈清,每次需要什么资料,就记下来让孙老先生负责上图书馆查阅摘抄。陈老师的主要工作则是筛选碑文,加以难字注音、解词释典、说明文意、译成白话等。

6年时间里,三人先后到过德化、安溪、永春等多个地方,察看当地的古碑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每一个碑刻,他们都要核实、拍照,共收集到1000多处碑刻,最后以泉州十八景的碑刻为首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先编写,从中选出101篇编著成书。

“一开始我不懂电脑打字,所有的内容都是用手写的,总共写了700多万字。”陈立献说。72岁那年,陈立献觉得自己有必要与时俱进了,便开始学电脑。如今,他不仅会打字,还懂得发邮件,上网查找资料等。

少时爱古文,边走边背古诗文 小学文凭当上高级教师

陈立献老师的房间里有一个大书柜,存放有数百册的古书籍。对古文的热爱,可以追溯到陈老师的少年时期。

十四岁那年,陈立献报考中学,结果名落孙山。在无缘升学的几年里,陈立献到泉州市区打工谋生。每次出门,他都要抄写几页唐诗宋词或《古文观止》,在步行途中阅读背诵。读过私塾的父亲,则要求他每星期用文言文写一封家书。久而久之,陈立献对古文越来越有感觉。每次看到那些古碑刻,他都忍不住要去读一读,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打工那段时间,陈立献又遇到人生中的一位伯乐,教他读《左传》、《三国策》等古书,先阅读背诵,最后还要默写,遇到不懂的,就自己查字典。这一方法,让陈立献在古文阅读方面提升许多。以至于后来他当上南安一中高中部语文老师,书本都还没发下来就可以在黑板上默写《陈情表》,把学生们都惊呆了。

因为对古文的执著,对人生的坚持,陈立献虽只有小学文凭却当上了老师,还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如今,他和好友耗时8年编著的古碑刻译文图书也已正式首发出版。“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便是陈立献的信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