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12月26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43版:健康周刊

  1. 版面导航
2014年12月26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冬季取暖
小心低温烫伤
(网摘图)

N海都记者 徐小婷

进入冬季,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等各式各样的取暖利器再次被人们搬出台面。这些取暖设备虽然取暖效果好,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使用不当造成轻微烫伤。专家提醒,在冬季总是能频频看见低温烫伤的患者,尤其是一些痛觉神经不敏感的老年人,在使用取暖设备时一定要当心。倘若真的烫伤了,也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或及时就医,以防进一步感染。

持续接触60℃五分钟以上就可被烫伤

近来气温骤降,越来越冷,市民小郭为老母亲买了一个便携式的暖手宝。睡觉的时候,老人家抱着感觉特别暖和。不过,前日起床后,老人发现手上起了一个小水泡,开始时并未在意,涂了点香油打发了事,谁知伤口不见好,而且这两日还发炎红肿起来。小郭赶紧带其到医院让医生瞅瞅是怎么回事,在医生诊断下,才知道原来是取暖导致,好心办了坏事。

其实小郭母亲的情况在冬天并不少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皮肤科王丹妮医师告诉记者,入冬以来隔几日就难免要接触到这样的病患,这种烫伤医学上称为“低温烫伤”,是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医生介绍,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被低温烫伤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市民谢小姐就告诉记者,前几天在家中用电取暖器时,由于温度过高又太靠近,身上穿的珊瑚绒睡衣差点被点燃,脚心也被烫伤。而睡觉都要把脚缩在暖脚垫里的小许也称,晚上经常被烫醒。医生提醒,冬季皮肤对外界温度的变化不敏感,用取暖设备,最好不要让肌肤与其直接接触,一旦接触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尤其一些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功能减弱,感觉就比常人更加迟钝,往往是等到发现皮肤表面出现水泡、破溃等较为严重的情况才知被烫伤。另外,一些年轻人流行使用一次性取暖片,贴身不说,且长期不换位置,也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王医生提醒道。

可用治疗日晒伤的方法处理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虽然不比开水烫伤或者明火烧伤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没有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感染。王医生介绍,低温烫伤可造成火激红斑,表现为皮疹但未发生烫伤样损害,但火激红斑在临床上却较少见,一般情况下是造成真皮浅层的损伤,如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王医生指出,在使用贴身的取暖设备时,就算不觉得烫,也应在皮肤和热源之间采取一定的隔离手段,比如多裹一层毛巾等。如果发生“低温烫伤”,该如何应急处理呢?对此,医生建议,治疗低温烫伤其实与治疗日晒伤有些相似,主要是以消炎、止痛、安抚为原则。例如,可直接用冰牛奶冷敷,或者使用湿润烧伤膏涂抹于烫伤处,最好是到正规医院就诊。

“有一些患者发生烫伤后,尤其是表面破溃、糜烂、渗出,仍按照民间的传统在创面上涂抹香油、牙膏、药水等东西,其实并不科学。首先香油等东西并不是医疗用品,含有大量细菌,很容易造成创面的感染。曾经有病人用自家种的生芦荟切碎涂于患处,结果过敏反而造成接触性皮炎。民间之所以认为这些方法有效,是因为许多轻度烫伤是可以自愈的。此外,乱用药物也可能引起感染,而且不利于观察病情变化,也是不可取的方法。最好还是到医院就诊进行正规处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