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5月7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27版:财经/本地

  1. 版面导航
2015年5月7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青年创客
孔雀王子许增培

许增培和他的孔雀(蔡建东摄)

N海都记者 陈晓东

海都讯 在厦门翔安内厝镇后垵村,24岁的许增培是远近闻名的“孔雀王子”。

19岁那年,许增培和父亲一起从云南买回100只种孔雀,开始试着在翔安养殖。如今,这个养殖基地已有存栏的种孔雀800多只。去年,基地卖出商品孔雀2000多只、孔雀苗2000多只,再加上观赏孔雀、种孔雀、孔雀蛋等等,年产值近千万。

以养殖基地为基础,许增培还创办了一家蓝凤凰禽畜专业合作社,吸引了一百多位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就在五四青年节那天,蓝凤凰禽畜专业合作社又多了一块招牌——共青团支部,而新任团支部书记,就是基地掌门人许增培。

机修少年转型养孔雀

“我们家从来不赌博,但决定办这个养殖基地,真有点像在赌。”

许增培告诉海都记者,毕业后,他原本跟父亲学习机修技术,卖涡轮增压机。第一次接触孔雀是在2011年前后,有一次,他跟父亲到云南出差,一位生意伙伴邀请他们到自家的孔雀养殖场参观。

“原来美丽的孔雀也能养殖?”许增培一下来了兴趣。仔细向前辈请教,他发现孔雀原来不仅仅是美丽,还全身是宝,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回到家里,他开始上网查找与孔雀饲养有关的资料。不久,他向父亲提出,想办个孔雀养殖场。

这个想法得到家里的大力支持。很快,家里拿出65万元,让许增培买回了100只国外引进的第二代种蓝孔雀,同时翻建了家里的一个场地,建起了第一家饲养场。

许增培的妈妈说,“我们家从来不赌博,但决定办这个养殖基地,真有点像在赌。不过,增培从小就有主见,也愿意下苦功。”回想当初办养殖场的经历,许妈妈感叹,“看来赌对了”。

摸索出独家“孔雀经”

“从云南来到厦门,孔雀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不过如果条件处理得当,照样可以过得很好。”

“孔雀人工养殖还没几年,技术一片空白,很多都得靠自己摸索。”许增培说,刚开始养殖孔雀,他碰到很多问题:孔雀胆小,养殖场离国道近,汽车一鸣笛,孔雀就吓得到处乱跑;而且厦门气候、环境和云南有很大不同,一不小心孔雀就要生病。

为了照料好这些娇贵的宝贝,许增培一家把孔雀当成小孩子一样仔细照料。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早晚查看房舍的习惯,夜里还装了监控,轮流值班。

让许增培得意的是,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实践,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已经拥有一整套独家的“孔雀经”。现在,他的孔雀春节前就可以开始产蛋,比普通孔雀的产蛋期要早整整3个月,孵化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这个成绩可不得了!就说孵化率,孵化孔雀苗的温度设置要求极严,而且不同地区有差异。刚开始尝试人工孵化孔雀蛋时,许增培按照云南专家给的温度设置,结果蛋全部坏掉了。后来仔细调了好多次,才终于找到最适合的温度,也才有现在的成绩。

他用的饲料也很有讲究。孔雀原本生活在云南,对海鲜根本“没概念”,但许增培家调配的孔雀饲料,却是海鲜混合粗粮的“大餐”。而孔雀舍地上铺的,也是许增培专门拉来的海沙,不仅可以防潮,还有许多碎贝壳,可以随时给孔雀们“补钙”。

“在厦门,孔雀是客人,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不过如果条件处理得好,客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许增培说,为了安抚孔雀容易暴躁的情绪,基地专门安装了小喇叭播放云南的民族音乐。

新事物里有大商机

“借助互联网,孔雀活禽实现了全国销售,最远的一单卖到了乌鲁木齐。”

许增培的孔雀养殖技术,还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一次孔雀养殖年会上,一位专家当场检查蛋的质量,敲开一枚孔雀蛋,插上一根牙签。看到牙签半小时都没倒下来,专家当场竖起了大拇指。

许增培说,家里最早只做汽车维修,工作辛苦,利润也不高。后来父亲了解到涡轮增压机技术正在兴起,就及时转型,从此家庭走向小康。现在做涡轮增压机的人越来越多了,利润越来越薄。而孔雀繁殖方兴未艾,市场前景广阔,正是介入的绝好时机。

“除了传统的江浙、广东市场,孔雀宴在周边的农家乐也很受欢迎。”许增培说,借助互联网,他的孔雀活禽还实现了全国销售,最远的一单卖到了乌鲁木齐。

如今,他已经开始建设新的场地,准备再开一两个养殖场。预计到今年年底,合作社的养殖场就可以容纳2000~3000只种孔雀,到时候生产规模还可以再翻上一两番。等时机合适,他还希望能够和科研院校合作,搞孔雀研究基地,总结养殖经验、推广创新型的孔雀饲料,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孔雀,从这个美丽的生物中获得益处。

在他的事业版图里,美丽的孔雀已缓缓开屏。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