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5月14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27版:天下/国内

  1. 版面导航
2015年5月14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新华社披露“保送生”招牌下的“猫腻”;南方一高校统计本校情况发现:
“保送生”多为厅局级官员子女

N据新华社电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然而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忡忡。

“保送生”制度 频曝弄虚作假案例

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在中部某省的2014年“保送生”中,几名厅级领导干部的孩子赫然其列;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被曝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东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坦言:“我们发现很多招上来的省优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从学生资料看,他们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中学校长可能也难抵压力。”

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频频曝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例如,有凭借省级三好学生获保送资格的学生,就读后被人举报其三好学生资格不是在他就读的中学获得的。

父亲组织比赛

儿子拿奖“保送”

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保送生”制度的漏洞明显,存在人为的操作空间:

一是推荐环节。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遴选标准不一,有的凭成绩,有的看综合素质,但两者都可以“操作”。一位高中老师分析,如果看成绩,一般参考的是年级统考成绩,由于校内出题,有的人可以事先拿到题目。辽宁省教育厅一位退休领导说,如果看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只要过得去就行,其人为因素更多。

二是公示环节。很多“保送生”的产生都是内部讨论,公示也是走过场。辽宁沈阳一位高中班主任告诉记者,保送名额由教育厅分配给学校,推荐哪个学生是学校说了算,一般也就是校长、学生处、团委少数几个人定,然后校内公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说,由于评审标准和程序不向社会公开,省级五科竞赛奖“保送生”乱象频出:集体获奖项目“乱搭车”,父亲组织比赛儿子拿奖,把老师的发明创造拿去参评等。

三是审核环节。一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说,有时明知这些“保送生”就是官宦子弟,资质平平,根本考不上重点院校,但是有人多次打招呼,并称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投入,结果高校只好“放水”。

鉴于“保送生”制度执行中暴露出的众多漏洞,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保送生”推荐仍需减少名额、提高门槛。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