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5月28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13版:城事/策划

  1. 版面导航
2015年5月28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化解校园暴力,海都直通车嘉宾讨论认为,要正视青春叛逆期,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引导
敬畏道德、法律 要从小灌输

直通车现场,嘉宾们认为,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都官方微信

N海都记者 陈建辉 曾小琴 田米 文/图

核心提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有关孩子的话题,历来备受各方关注。海都直通车第三期,关注校园暴力问题。我们力图,通过各方的探讨,剖析原因,寻找对策,引导孩子健康学习、和谐成长。

5月15日下午,安溪凤城中学校外,一女生殴打另一女生,致其耳膜穿孔住院;5月11日晚,晋江磁灶镇张林村晋兴职校,3名老生围殴1名新生,结果被新生刺伤,致1死2伤;今年1月19日,德化三中2名中学女生将1名女同学堵在公厕里,连续打了54个耳光,疑因是情感纠纷……

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着实让人心生疑问:我们的“花朵”究竟是怎么了?

嘉宾名片

昨日,就校园暴力问题,本报邀请泉州市教育局执法检查科科长庄严、泉州现代中学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康培东、福建温陵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志云、泉州鲤中派出所民警(辖区多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吴剑雄、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永梅、泉州九中初二学生家长杨通辉等,进行开放式探讨。

【原因分析】

青春叛逆期 要给孩子更多关爱

杨:我儿子今年初二了,从小就很乖很听话,不过最近进入青春叛逆期了,开始学会顶嘴了,有时大人多问了一句或说话声音稍微大一点,就不耐烦了。感觉儿子越来越不愿跟我们说话了,反而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很好。

其实,我们也都年轻过,也懂得青春叛逆期就这样,作为家长,你越想征服孩子,孩子就离家长越远。所以我也打算这两年多花点时间,与儿子多坐下来闲聊,多躲在背后默默关注、关心孩子的成长。

康:校园暴力,说起来产生根源有很多,包括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分数、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也包括现在社会舆论中“暴力文化”内容过多、社会风气戾气过重氛围过浓,还包括家长言行的潜移默化以及独生子女的抗挫力、抗压力较差等因素。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可能是多种原因在左右、影响着校园暴力的发生。需要各方共同给力,单靠学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王: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我觉得原因有4个:学生间竞争引发的;与同学不相似不受欢迎者,也容易成为受害者;不被关注者,要么容易伤人要么容易受伤害。进入初中阶段,孩子们也进入心理断奶期。也就是说,孩子主观上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见解,但又依赖父母,于是容易出现矛盾心理。其实,这些都是青春期成长必经阶段。

家长带好头 防止暴力文化泛滥

庄:学生出现事件性伤害,甚至是暴力事件,大多是由问题少年、留守儿童和辍学学生引发的。

吴:作为辖区6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我与孩子打交道的机会还是蛮多的。从这些年接触到的一些案例来看,校园暴力现象主要集中发生在初中生阶段,也有部分高中、小学生的。仔细回想,其实起因很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另外,小孩打架,叫来家长,一张桌子分两头坐,本来想让双方家长协商一下,没想到家长也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了,孩子们都在旁边看着呢。在这样目睹家长吵架环境下成长的小孩,不就刚好浸泡在“暴力文化”的水池里吗?

肖: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见孩子不听话,有的家长凶起来嗓门很大,甚至动手打孩子,这样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理念,那就是靠强大力量就可以欺负别人。另外,作为家长不能老只盯着要给孩子多灌输什么技能和知识,而缺乏德育教育、法律教育。人一旦对道德对法律没有了敬畏,就什么都不怕了,即使犯罪了都不知道自己错了,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解决对策】

与孩子交心 陪着孩子成长

肖:建议学校的开学第一课应该是法制科,这个不能走形式,可开辟第二课堂,比如带孩子们到丰泽区法院参观青少年法制基地,聆听犯罪案例,去拘留所、看守所看看,让孩子们内心有一种对法律对道德的危机感、敬畏感,从而形成一种对自身行为的自律和约束。

在现有体制下,该如何引导孩子的成长之路?我儿子也初三了,我的心得是学习好不好顺其自然,这个靠孩子自身,但我更关注人生轨迹不能走歪了。在成才与成人之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才。

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我甘当孩子的收音机,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盲目否定,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话语权,让孩子意识到他开始要长大成人了。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杨:我的经验是与孩子交心,让孩子信任你,不躲避你,碰到困难和疑问也愿意跟你诉说,这样家长与孩子就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另外,学校老师可以对孩子管得更严格一点,孩子比较喜欢听老师的话。也可以多开展一些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生命的意义。

吴:初中生一般都在16周岁以下,一旦犯事触犯法律,除非后果非常严重,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不能进行刑事处罚。因此,作为监护人,家长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做好带头榜样。

多方合力 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要共同合力来减少校园暴力现象。首先这是一个正常的青春成长过程,需要各方联动。比如发现异常情况,学生可以通过一键报警,通知校园警务室,社区民警和学校保安等就可以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危险。

另外,建议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要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成为摆设。学校加强心理教育很有必要,增强学生的抗压力、抗挫力,引导学生碰到困难、挫折可通过更好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以暴制暴。而社会舆论方面也可以给以更多正能量的正面引导,而不是渲染“暴力文化”。

王:青春期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不要觉得如临大敌,最关键是要积极引导。最好建立民主型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接受孩子,多些爱心和耐心。老师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尤其是问题孩子,多些包容,多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

庄:最近,教育局下发了一份通知,就是从预防角度部署,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今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这三项教育,扎实抓好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基本道德素质、安全素养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网络问卷】

网友盼加强教育、完善法律

前几天,本报曾在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中投放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曾遭遇或目睹校园暴力一项中,100名网友中62%网友表示有过类似经历。

当问及“第一次遭受校园暴力是在哪个年龄段”时,52%的网友,选择了13~15岁上初中时,其次是7~12岁上小学时,这部分群体占了25%。

就“曾遭遇过哪些校园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各约占3成。

而对于“在校园暴力中,你扮演过哪些角色”这一多选选项中,局外者占了近四成,受凌者则占了三成。当被问到“校园暴力现场,你袖手旁观的原因是什么”,近一半网友认为,害怕被打击报复,担心出头后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打的,另有25%网友认为“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围观”。

而在根治校园暴力时,最重要的从哪里入手选项中,学校加强教育、国家完善法律、自己变得强大、家长更多关爱,分别排在前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