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月芳
海都讯 一位东北大姐两次来泉州,写出微博长篇博文《再试着写写泉州》,网友赞其触摸到了泉州城的灵魂,本报昨日A3版以此刊登了题为《东北大姐写泉州火了》的报道,再度引发网友的关注,本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的阅读量破万。王女士的文章在东北也有反响,她告诉记者,她的东北朋友看了她的推介,对泉州也很感兴趣,打算假期带孩子来看看。
泉州著名戏曲编剧王仁杰说,与王女士在网上相识是在前年。起初王女士频频在网上发问,不少问题是关于泉州的历史文化。王仁杰说:“有些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明白,我干脆寄了五六本关于泉州历史文化的书给她。”
虽然有信息往来,但是王仁杰从来没见过王女士。王仁杰说:“她那么热爱泉州,觉得这里都是宝贝,在我们一些本地人中都未必能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比较难得的。”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泉州方言研究会理事长王建设说,咱们本土有句俗语“本地香烧不香”,身在泉州,看多了本土文人的文章,而且对市民来说“熟处无风景”,所以王女士的文章难得的是,让人们跳出惯性思维,从外地人的视觉,用细腻的笔触介绍泉州,带给泉州人不同的感受。
80岁的泉州微博达人杨保廷昨天早上7点多就翻拍了本报的报道,特地晒到网上,还特地通知王女士上报了的消息。杨保廷说,认识王女士三年左右,感觉她思想挺活跃的。杨保廷说,王女士对泉州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介绍挺具体,看得出她对泉州文化很有兴趣,也看了不少书。她知道王女士为泉州写文章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为此他表示要为她“正能量转发”。
□网友评论:
@翠花:这篇文章不仅触到了泉州城的灵魂,也触到了所有怀念家乡的人的灵魂。
@墨江:好文,娓娓道来又文采飞扬。对泉州的理解有些甚于泉州人。作为泉州人的我有点汗颜。
@榕榕:感谢作者把泉州写得这么好,入木三分。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我始终热爱自己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姓王不思聪:想念在田安北路等公交时吹来的阵阵花香,想念那种微风拂面;想念红瓦红墙的闽风建筑;还有吃不够的咸饭,土笋冻;总之,诸多想念,胡建卷州!!!
@梦persist:生活了几年的城市,虽然不经常去感受它,但对它总有不一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