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8月7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22版:同城/厦门

  1. 版面导航
2015年8月7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野心的丈量 日军闽南兵要地志曝光
厦门老媒体人获得的珍贵资料,详细记载了日军对闽南三地军事侦察情况

N海都记者 兰京 实习生 吴彦

海都讯 1938年5月10日凌晨3时,飞机轰鸣,炸弹爆炸声奏响,侵华日军从厦门五通等处登岛,发起进攻。尽管厦门军民奋起抵抗,终因武器、兵力悬殊等原因,厦门于5月13日沦陷。

近日,厦门老媒体人朱家麟先生发现,其实日军对厦门的图谋,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而在1926~1927年(昭和元年—昭和二年)更是对厦门进行了全面的秘密侦察,包括厦门附近的社会、经济、气象、河川、道路等状况。而这些日军对厦门的野心,都被记录在了《闽南(厦门泉州漳州附近)兵要地志》中。昨天,朱家麟先生向海都记者介绍了这本兵要地志。

老媒体人获得闽南兵要地志

“我们一直致力于在日本找到相关文献。”朱家麟是厦门的老媒体人,曾担任过厦门日报副总编辑兼厦门晚报总编辑。退休后,他一直设法从日本找寻最直接的历史资料。上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从日本友人处获得了一批资料。其中,就包括3本兵要地志,《闽南(厦门泉州漳州附近)兵要地志》、《闽北(福州附近)兵要地志》、《东粤(汕头附近)兵要地志》。朱先生早年曾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经整理解读,他发现,这批日本军方史料记录了大量国内迄今未知的日军侵略机密。

日军对厦门的野心早已展露

《闽南(厦门泉州漳州附近)兵要地志》,对厦门岛的表述占了65%。它详细地概括了厦门岛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

朱先生发现,此书在1932年完成资料统计,大部分的图表统计是再往前5年。“倒推回去,日方在1926~1927(昭和元年—昭和二年)就开始对厦门进行侦察了。”“书中出现的‘皇头’其实是闽南语‘凤头’的发音。而对嵩屿的表述,书中就有三种。”据此,朱家麟猜测,该本兵要地志编著的人员最起码有三组,并有比较通晓闽南方言的人。

前晚,海都记者将朱先生提供的3本兵要地志相关图片,发给国内研究日本兵要地志的著名学者沈克尼先生。“第一本《东粤(汕头附近)兵要地志》见到过,其余两本未曾见过。”沈先生说,不过,厦门兵要地志中的厦门5年台风路径图也出现在之后1935年日军编撰的《福建兵要地志》。

筹划攻打厦门的“天时地”

厦门台风路径图,就是日军选择1938年5月10日攻占厦门参考之一。

厦门兵要地志中,对厦门天气的统计就有33个表,包括气温、气压、阴雨天、台风轨迹。比如,1924年(大正十二年)到1929年(昭和三年),每年的最低温、最高温和最大温差都有图表记载。“五月的厦门,还未迎来台风天,天气不冷不热,对于来自北方不适应南方气候的日方军队来说很适合。”朱家麟说。“日军选择了在军队酣睡的凌晨4时左右,又是潮水低落之时登陆。登陆完毕,天蒙蒙亮,日方空军便可以目标明确地发动攻击。”朱家麟说,厦门兵要地志中,对厦门的潮汐时间、方向,甚至海岸滩涂的软硬、深度,都做了详细的侦察研究。

朱家麟介绍,如何才能最快地攻下厦门,日军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兵要地志》中,日军从厦门的西南海域到厦门的东海域沿线,选取了8个可选登陆点,分别是现在的海沧钟山、鼓浪屿背后、虎头山、厦门港、白石炮台、屿仔尾炮台、何厝、五通。”朱家麟说。

按照书中分析,日军侦察人员建议从前埔何厝到五通码头登陆,其中,最理想的是五通。“从五通登陆,可避开任何一个炮台。而且那边海深,没有淤泥,便于船进出停靠。加上五通远离市区守军薄弱,部队支援难。最后,离日军已经在半年多前占领的金门很近。”朱家麟说。

内有泉州、漳州的大量信息

《闽南(厦门泉州漳州附近)兵要地志》中,对泉州、漳州的情况也做了详细介绍。朱家麟介绍,兵要地志从厦门岛开始,延伸到同安,然后到南安水头,晋江东石、安海、深沪,再到泉州;而西边,则从现在的漳州龙海到芗城,乃至南靖。

“比如,介绍了安海老城门城墙宽有20米,但门特别狭窄,野战炮需要拆卸才可通过。从厦门到泉州、漳州的道路,当时大多是沙土公路。为此,日军还对道路的排水性、坚硬程度进行分析,并对旁边是否有田地可穿过,做了考察。”朱家麟介绍。

目前,由于时间有限,朱家麟尚未对兵要地志深入解读。“关于泉州的所有侦察,最后归结到深沪湾、泉州湾的作战考察,并提出从深沪湾进攻泉州的意见。”

□链接

沈克尼:日本人很认真也很机械

《南方周末》曾报道,兵要地志不为常人所知,它是拟制作战计划的基础,即使是军人,不是作战和情报军官也无法接触到。日本兵要地志中,最重要的三块内容是用兵观察、统治资料和国民性。

宁夏人民政府参事、国家国际教育专家沈克尼,谈了对日本人编写的中国兵要地志的看法。沈克尼认为,日本人很认真,但也很机械,比如有些描述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比如“山势陡峻,加强驮马和工兵”这句话就屡次在中国多个地区的兵要地志中雷同出现。而且,兵要地志并不涉及对战略、战役的判断,这也体现了日本战略思维不强。还有日本忽略战场野外生存的记述。但又不得不承认,日军的兵要地志很注重作战通道的研究。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