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泉山门、朝天门、临漳门这三座城门,您便可与泉州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历史撞个满怀。这三座城门结合本世纪初新门街、北门街改造,是当年市委、市政府的集体决策。尽管建设时间仅10多年,但却是“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百分百的古建筑,复建中完全按传统的做法,遵循传统的规制,大量采用旧石等旧材料。
三座城门的复建,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添砖加瓦,也让今朝后人有幸目睹这些气宇轩昂的古城楼风采。诚如负责这三座城门复建方案设计人员何志榕所言,“古迹的复建,实际上是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三座城门的复建,使得‘泉州历史文化名城’这几个字,有了相应的标志,否则就是有‘名’无‘城’”。
连日来,海都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三座城门,多方采访了当年各城门的建设人员、方案设计人员、指挥部人员等,揭开这三座城门的复建秘史。
朝天门:艰难的“第一次”
翠色掩映的飞檐翘角,和车水马龙的现代街道一起,构成一幅犹如穿越时空的泉州古城景观。
76岁的曾老先生,在初秋的午后,循着手中的地图,找到了朝天门。他站在爬满绿色藤蔓的朝天门门洞中,在洞内并不算明朗的光线里,静静地仰望着。这位来自厦门的古稀老人,特地来泉州观光,想要一探古城建设的脉络。止步于门洞之中,他说,他想听听,城墙里藏了多少关于这座古城的故事。
据记载,朝天门始建于五代南唐。是当年的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拓建罗城的时候创建的,历代均有修葺的记录,直至20世纪20年代被拆毁。2002年时,泉州市人民政府依照宋元旧制重建。万事开头难,作为泉州第一个进行复建的古城门,朝天门的建设过程,难的就是“第一次”。
年近古稀的黄传泰,是当年复建朝天门的项目经理。如今,已经退出一线的他,对当年朝天门建设工程的几次停工,依然记忆犹新。
黄传泰回忆,他们工程队中标的时间是2000年的夏天,因为是第一个进行复建的城门,市民的关注度很高。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城门应该如何复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你来我往的观点交锋中,出现不少意见相左的情况,方位和朝向问题成了最大的争议点,“造成有些混乱的局面,让朝天门建设进度一度搁浅”。
时间久远,且无详细资料可考,黄传泰记得,工程停下了半年左右。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古城墙,使大家的意见更为统一,当年的建设班子以及相关的专家,开始了外出实地考察。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他们几乎都走遍了。最后经过反复讨论,并通过事先“搭竹架墙”征求方位意见的方式,朝天门拱门的朝向问题才算最终敲定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朝天门的拱门一侧通往清源山方向,一侧通往北门街方向。
城门城墙要做得古香古色,石材的选择是关键。为了确保朝天门的“韵味”,所有建造的石材,几乎都是老旧的石头。这些石材从惠安、南安、晋江各地搜寻而来,成为朝天门的墙体主体。但是在修建拱门部分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各地所收集来的旧石料,并没有可以制造拱门的材料,必须重新购买和定制。由于拱门石材的制造工艺比较特别,需要量身定做,在等待石材完备的这一过程,朝天门的建设又暂停了一段时间。
黄传泰说,除了拱门之外,整个朝天门几乎都是用老旧石材打造的,与仿古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关于朝天门和市民争鸣的故事:“工艺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第一个’”。
临漳门:“样本先行”每一步
“你看,那是爷爷以前参与建造的城门哦。”说到临漳门,年过半百,期待着当爷爷的林亚利,已经开始想着今后怎么和孙子说起这段故事。距离临漳门建成,已经有十余年之久,林亚利开始翻找着记忆。
2002年11月1日,临漳门开工建设,依明清旧制建设,建筑的主体为木石结构。新的花岗岩与历经岁月洗礼的花岗岩,有着很大的区别。林亚利说,当年为了让建设好的城门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同样是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城范围内开展了“大搜索”,向民间征集旧石料。同时,也在洛阳镇以及周边,购进质量最优质的花岗岩加以补充。
收集来的石料被最大限度地融进墙体之中。如今,从临漳门的城门漫步而过,脚下的石板路,几乎都是当年搜集来的旧石块。旧石料大小参差不齐,加之花岗岩硬度又高,建设中对工艺要求很高,甚至连石块与石块之间的间隙,都要精细地把握。“糖水灰作为黏合剂,石块之间的缝隙不过几毫米而已,一点含糊不得。”
“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建设者本身,对于城墙的历史了解没那么全面,但是这个关于历史的城墙工程又一点含糊不得”。说到当年参与建设临漳门的最大感触,林亚利说,更多的不是体力上的劳累,而是精神压力。
为尽量减少出现偏差,在建设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步骤,林亚利和兄弟们采取“样本先行”的方法。下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先做出一个小型的样本,让专家先行确认并提出意见,确保符合要求了,再进行实体操作。甚至细致到木头雕花的花色应该如何选取,师傅们也会去查找一些资料,摸索出明清木雕的特色。
城门主体逐渐完成了,但新旧石料的掺杂,让墙体的颜色变得有些“特别”,为了寻求做旧的方法,林亚利去拜访各种有经验的师傅,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断地再尝试,才最终达到符合预期的效果。
汗水倏倏地滚落,更迭了一轮寒暑,从2002年的冬天开工,到2003年年底竣工,临漳门的建设一共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参与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师傅,达到近百人之多。工程验收那天,很多专家从各地赶来,周边的老百姓也十分欣喜,放着鞭炮,摆着供品,犹如过节一般热闹。这个场景,尽管过去十几年,但林亚利仍能够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来。
泉山门:千里寻砖路
与临漳门和朝天门的车水马龙和鲜花绿植红花环绕相比,泉山门显得有点落寞。
城门紧锁,木门上的红漆斑驳掉落。拧开已经有些生锈的大铁锁,门洞中扬起了厚厚的尘埃。拾级而上,登上城楼,眼前的破落更是与其庄严的外表有些格格不入:被炭火熏黑的墙体、随处可见的垃圾、遍地的鸽子粪便。走进城楼内部,角落中铺放着流浪者的铺盖卷,还有一地的绿色玻璃碎碴子。
泉山门建设方的工作人员与我们同行,面对眼前的景象,他在一旁唏嘘不已。“建设完成至今,仍未完成移交,你看,就连城门钥匙,还在我们手上呢”。无人管养的尴尬,让泉山门只能依靠当年的建设方来定期清理,“我们定期安排人过来清理,没想到又成这个样子了”。
泉山门位于市区威远楼和中山公园北侧,朝天门以南,北门街西侧,2003年7月开工,2005年2月竣工,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建古城门。
蒋钦全是当年建设泉山门的主要施工负责人。与朝天门、临漳门不同,泉山门的墙体,采用青砖垒砌。为了寻获适合建造城墙的砖石,建设团队们辗转去了不少地方。闽南当地多为红砖,烧制青砖的砖窑相对较少。当时,为了寻访符合建设要求的砖厂,究竟走了多少地方,他们都记不得了,从大泉州地区,一直找到了闽侯县。
选取合适的砖块,除了颜色之外,还要考虑硬度。寻访过程中,他们用硬物一块块敲打着砖块,并用手指头摸索这砖块的棱角。“如果敲击砖块是清脆的咚咚声,那就说明烧得够透,而如果砖块摸起来扎手,就说明硬度很够”。回忆着当年的买砖故事,蒋钦全和当年负责建设工艺的张宏程,搬出了建造泉山门的石块和木头刻的模子。那一年,共定制了30多万块青砖。
石块块头不小,长40cm、宽20cm,厚度有7.5cm左右。而木头模子上,用繁体字刻着“癸未泉山门修城砖”等字样,用以给砖块印上“身份证”。这些砖块的大小和模印的制作,是参照一块古砖石的尺寸加以定做的。
泉山门复建前,还向民间征集文物线索。文史专家吴文良在数十年前,曾捡到泉山门城砖一方,其子吴幼熊将其献出。吴幼熊说,该方墙砖上刻有字样,但已经有些模糊,残余的文字为“衙子城砖使立”。吴幼熊说,发现墙砖的年代有些久远,他记得父亲曾经说过是在现泉山门所在地的龙眼树下发现的。如今,该块墙砖被砌进了泉山门的门洞中,并专门嵌上钢化玻璃加以保护。“我父亲所拾得的墙砖,能够再以城墙的一部分构建融入到城墙中,我想这是最好不过的纪念”,吴幼熊如是说。
然而,很多市民并不能一睹这块旧墙砖的原貌,它静静地被锁于门洞之中,期待着有一天,尘封的大门被开启。而开启的这一过程,我们还需要等待多久?2014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人大代表陈建通提交关于先行开放泉山门的建议,泉州市政协委员陈笃恒也提交提案,力促三座古城门开放(朝天门、临漳门仅开放门洞,城楼没有开放)。
【对话】 古城门如何“存古存真”复建?
三座古城门的复建,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海都记者采访了负责这三座城门规划设计、原泉州市市政园林古建筑设计院院长何志榕。
海都记者:泉州提出要复建城门,是基于什么考虑?泉州历史上有众多城门,为何选择这三座城门复建?
何志榕:泉州三座城门的设计建设大概在2001~2004年间,朝天门先建,隔年建临漳门,泉山门是最后建设的。三座城门建设的大背景是泉州古城的改造,因上世纪20年代泉州开始拆城以后,旧有的街市格局逐步改变,城门原址逐渐被占用,后来也只有在旧城改造的这个契机里,能留下复建三座城门的空间。
选择这三座城门复建,一是因为它们代表着泉州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二是在当时旧城改造中应运而生的时机。在三座城门复建当时,因天后宫前的旧城改造,意外地发掘了德济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德济门遗址广场。在后续的西街局部改造中(大概是2007~2008年间),还提出了复建肃清门及义成门的想法,因条件不成熟而没有实施。
海都记者:提出复建三座城门的设想是怎么样的?是仿古还是加入现代元素?是按原比例建设还是有扩大规模?
何志榕:当时市委、市政府在旧城改造的规划中,就预设了城门的项目并留足了建设空间。当时提出了“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城门设计建设原则,在查阅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朝天门按宋元规制设计,临漳门按明清规制设计,泉山门按唐五代规制设计”。尺度及坐向基本按历史记载,临漳门因周边环境空旷,所以为视觉效果,尺度稍有放大。大部分人对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认知不太准确,古建筑可以是古代留下来的建筑,也可以是现在建的,但要是严格按古代的规制、古代的施工方法及传统的材料建造的建筑。而仿古建筑是指利用新材料仿造的古建筑。而这三座城门,则是“依史有据,存古存真的百分百的古建筑,完全按传统的做法,遵循传统的规制,建造中大量采用旧材料(旧石)的建筑”。
海都记者:拟复建的城门所在的周边建筑环境如何?规划建设上是否有碰到难题,又是如何攻破的?
何志榕:建设时也是波折不断。朝天门建设时,采用了大量的不规则旧石组砌,因初次操作,工人经验不足,相关的人员又对组砌效果有不同的理解与期待,组砌初期相当缓慢,直到取得共识以后,才加快进度。此外,对城门墙收分及八字形门洞或圆拱门洞也有不同的看法,后来在当时周焜民副市长的建议下,我本人及业主单位代表向北京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讨教,最终明确收分按“营造法式”的规定执行,门拱参考北京元代的居庸关做法,即现在的八字形拱。
而临漳门施工时,最大的难题在基础处理。因城门落在淤泥中,我们请来了华侨大学土木系的马时冬教授帮忙处理,采用了较省钱的水泥搅拌桩形式,因地质勘察不准确,实际淤泥含有大量的石块,使得水泥搅拌桩机械不能操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最终把含石块的淤泥全部清理,重新换土,才得以解决。
另外,临漳门前的水系,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施工时发现了一段,相当古朴的驳岸挡墙,经文物专家辨认,确定是宋代遗物,我们立即变更了设计,保留了这段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泉山门采用唐五代风格设计,当时泉州没有设计师可作,业主特地从西安请来了唐风设计师,但他对结构基础设计不内行,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违背了“存古存真”的原则,造价又相当的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接手了泉山门的设计,城门楼木结构采用了西安的图纸,而底座城墙及基础则变更设计,以此降低了不少工程造价。
海都记者:复建这三座城门有何意义?
何志榕:这三座城门恢复了古城历史风貌,传承了古建筑(特别是城门城墙)技术,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从业者,我自己就是伴随着设计城门而成长的“古建筑设计师”。此外,有人对古迹的复建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一堆假古董。在我看来,古建筑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不做他不做,总有一天,遗产就会丢失,所以古迹的复建实际上是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载体。当然,我也反对粗糙、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的随意性建设。可以说,这三座城门的复建于泉州来说更有特殊意义,泉州的多元文化自不必说,就“历史文化名城”这几个字就该有相应的标志,否则有这“名”,却没有这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