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11月20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36版:书香/悦读
  1. 谍战 谍战

  1. 版面导航
2015年11月20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谍战 谍战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译林出版社出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N海都记者 宋晖

谍战剧的口碑一直很好,从《潜伏》到《暗算》《寻枪》,再到去年年底的《北平无战事》、前段时间的《伪装者》,而谍战剧的背后则活跃着一批编剧,他们大多有着职业作家的身份,文字和逻辑功底较为深厚。本期“书香/悦读”,记者采访了三位写谍战小说的作家,听他们说谍战因何热,怎么难。

70后编剧海飞:

谍战剧于无声处荡气回肠

获过人民文学奖的小说家、编剧海飞坚持认为自己欣赏残酷。误打误撞地进入编剧圈后,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麻雀》,鳞次栉比地在屏幕上逐一呈现,他已深陷谍战。

喜欢暗流涌动的惊心动魄

2010年,海飞开始创作《旗袍》,让他过了一把瘾。2011年《旗袍》四家卫视同时播出,收视率稳居前列。王志文和李幼斌这“两只老狐狸”在剧中不动声色地飙戏,正中他下怀。海飞回忆起《旗袍》往事:《旗袍》是一部精湛的展现人性复杂的谍战作品,于无声处,荡气回肠。

五年后,还是编剧海飞,还是谍战,还是上海,还是和极司菲尔路76号有关,它叫《麻雀》。海飞一再强调,用了颜值爆表的李易峰,但这绝不是一部时尚剧,这是正剧。他坚信《麻雀》会比《旗袍》更惊心动魄,酣畅淋漓,环环相扣中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在海飞眼里,谍战不是写谍,是在写人丰富的内心。而谍战小说《线人》,也在《麻雀》关机杀青后,即将启动。

小说和剧本是生死兄弟

“左手小说,右手影视”,海飞的创作像一只开关一样,一会儿开到影视剧本写作,一会儿开到小说创作中。在海飞眼里,作家转型编剧,有许多其他类型编剧很难替代的优势。“一是作家可以改编自己曾经创作过的小说,这些小说因为几经修改并发表,是活的,改编起来特别的灵动与生活。二是作家转型的编剧,往往更注重细节,特别喜欢用细节来衬托气氛,用道具来串联剧情。三是小说家有一种特别好的艺术感觉,是那个先让人物形象在脑中活起来的人。”

海飞认为,就中国小说而言,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没有一部不被改编成影视剧。也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有着十分稳固的长篇构架,其故事若成为小说,不比国内一些获长篇小说巨奖的作品差。

从《旗袍》到《麻雀》,是海飞延续至今的谍战长梦,而接下来,关于上海旧警察故事,关于石库门故事,关于重重谍影,或者涉案剧、传奇剧,都将会在《麻雀》之后一一搬上屏幕,海飞为自己的谍战系列取了一个名字“谍战深海”。他的Q名叫“低空飞行”,他的解释是:“麻雀也常常选择低飞,低而稳健,长久的飞行,最适合我。”

80后谍战小说作家:

从荧屏上满足对信仰的渴求

80后作家谭琼辉(笔名谭谈)擅写军事、悬疑、谍战类作品,他的《沉睡者》已被影视相中,正在进行市场评估,而《大茶商》也是一部有谍战成分的小说。

人性的存在让故事厚重

谭琼辉写《大茶商》是因为他的家乡湖北恩施是茶叶大州,当年清末民初大茶商卢次伦为中国名茶“宜红茶”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部成功的谍战剧,我觉得首先是故事,如果整个故事不完整,或说虚假,就很难打动观众的内心;其次是人性,其实无论是什么故事,不管是好人死了,坏人死了,又或者是好人变成坏人,坏人变成好人,这其中就是一个人性的嬗变过程。我觉得在《大茶商》中这一点的处理就比较好,好人变成坏人,坏人变成好人,最终都因为人性的存在,而让整个故事有了厚度。”

写谍战“脑洞”要大

谭琼辉分析说,几乎所有的谍战剧都充满了情怀和信仰,有人说这是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所以很多人只能从荧屏上满足自己对信仰的渴求。谭琼辉之前多写军旅题材,一直未碰过悬疑题材,主要就是担心自己思维不够缜密,容易出漏洞。“在创作谍战故事时,确实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波折,觉得脑子不够用,或者对很多内容不敢保证其真实性,所以去买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来读,学习了解真实的谍战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有些人将谍战剧称之为抗战悬疑剧,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谍战剧就是环环相扣,在不背离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设置一个又一个环,引用盗墓小说的说法就是‘挖坑’,引导观众一步步走下去。这个过程真的很难,也是最考验作者功力的。”

《伪装者》作者:亲情为谍战剧加分

张勇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便是“谍战”——《一触即发》。而让她为人知的则是《一触即发》的姊妹篇《谍战上海滩》,即电视剧《伪装者》的原著小说。

“当时不少读者和观众希望看到谍战剧中血浓于水的情节,这令我深受触动。改编《伪装者》时,我就决定要写姐弟的和睦、兄弟的亲情、家庭的和谐。所以,情感的发展在这部小说中贯穿始终,呈现出一个以情感为主线的战争故事。也许这就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张勇说。

谈及这部热播剧的历史原型,张勇称,“你可以查到那些历史上真实的三面间谍甚至五重间谍(比如袁殊)。电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止一个原型,你很难说一定是历史上的‘谁谁谁’。但一旦去触摸、去感知,你会体会到,他是一个遥远的影像,一个真实的隐秘的英雄群体。”

明家兄弟的续篇,电视剧是否续篇不好说,“按我的创作惯例不会有了。不过不排除自己有打破这个惯例的可能。”张勇还透露,这个谍战系列将来还有“沉睡的蝴蝶”与“贵婉日记”,“我喜欢把自己作品里的人物通过不同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比如《一触即发》的明堂就来到了《伪装者》中做了串联。明堂的妹妹明轩嫁给了荣升,将来这个系列中也会提到。”

张勇介绍称,小说版的《伪装者》开局和剧版的序幕截然不同,而结尾竟也不同于电视剧的大结局。小说也会将最初的结局,或者说是真正的结局展现在读者面前。

亮轩周六福州分享读书

本周六上午9点半,台湾作家亮轩应邀将在省图开讲座,分享“我的台湾读书经验”。

亮轩去年曾在大陆出版了历史散文《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台湾书名《坏孩子》),与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大江大海1949》、《巨流河》、《南渡北归》的主题一样,写了1949年选择南渡到台湾的那群知识分子。而这次亮轩要讲的是台湾的读书生活:台湾由于1949年前后的变局,读书生活也有其特殊的习惯与内涵。环境变化很大,从学校到社会的读书生活,也同时经历了许多的冲击。近年来科学世界不断地突破,网络世界来临,所谓读书,更比以往广义得多。观其所读,则知其为人,看个人如此,看整个社会,也是如此。从读书一事可以感受到中国历史的百年沧桑,鉴往而知来,何尝不可以知道今后的走向?(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