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12月22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T05版:海都深读

  1. 版面导航
2015年12月22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海丝泉州
六旬老总柬埔寨二次创业

海丝艺术公园夜景迷人(资料图) 陈明星/摄

“泉州人有传统的海丝情结,我们正在走着祖辈走过的路。”

——泉州峰亿集团董事长潘胜泉

五年巨变

走向祖辈走过的路

把工厂搬到柬埔寨

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时常为各姓氏宗亲寻根谒祖、文物修缮牵线搭桥,上周三下午的拜访,正好就遇到泉州顾氏后人前来咨询。

昔日,大海潮起潮落,将敢于拼搏的泉州人送向海的另一头。如今,相同的血缘、神缘,让越来越多的游子回到祖辈的故土寻根。

黄真真说,前后算起来,她帮助过十几个姓氏寻根交流,搜集并捐赠的族谱有数十本。四五年前,一次黄氏宗亲在泉州开元寺举行纪念先祖黄守恭的仪式。从越南来的黄氏家属林女士透露,自己的父亲早年从闽南一带出国,但已经忘记家乡确切的所在地,曾经到厦门寻找无果。黄真真听后,马上联系泉州的林氏宗亲,打听到林女士所说的地名属于南安,只是现在不再使用这个名字,林氏宗亲也在当地族谱中查阅到与林女士父亲对应的信息。

得知这一消息后,林女士非常激动,表示回头要将父亲的照片冲洗回国,放在祖厝内完成老人的心愿。黄真真说,类似为宗亲们搭台牵线的故事,这几年下来还真不少,相同的血缘和神缘,让回归的乡亲们倍感温暖,将来彼此交流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这也是她所期待的。

泉州与省内、海外宗亲的交流愈加频繁,正是延续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力量,泉州也努力在延续历史中创造历史。

“泉州人有传统的海丝情结,我们正在走着祖辈走过的路。”泉州峰亿集团以轻纺制造为主,2011年6月,62岁的集团董事长潘胜泉已经征战商海40多年,他没有像别人一样选择退居二线,而是到柬埔寨“二次创业”。

这条运送纺织品的航道,属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曾是过去泉州人前往柬埔寨谋生、经商的必经之路。短短几年,潘胜泉就成为泉州重走海丝路上的“领头羊”,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有便捷的海运优势,再加上当地华侨众多,早年就拥有纺织服装产业的基础,他把工厂搬到柬埔寨,将日常产自泉州的纺织品材料、五金、纽扣等原料配件运往柬埔寨“组装”,赢得的收入却全部在泉州纳税。

如今,更多泉商的投资身影,像潘胜泉一样,在这条路上奔波,通过投资东南亚各国,把更多的“泉州造”输向世界。今年亚艺节,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成立,这一平台汇聚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工商业界的力量,也让续写属于泉州新的海丝传奇,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畅想未来

保护利用好海丝遗迹

让泉州的客人可以追忆历史

近年来,泉州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亚洲艺术节和海丝国际艺术节,每到盛会时宾朋满座。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说,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文化价值是独特的,具有代表性,世界各地的大使和专家学者来到泉州,都必然会到这些遗迹走一走,认可先人们留给泉州丰富的文化遗产。人们来到洛阳桥、安平桥畔,面对波光粼粼的水面,凭栏远眺,可以遥想桥梁当年的雄伟。在南门天后宫、诗山凤山寺等神明面前,庙宇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泉州海丝增色。因此,保护利用好这些海丝遗迹,让走进泉州的人们可以追忆历史。

“我们要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繁荣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概念。”出宝阳说,“文化”的概念非常庞大,现在还包括建设一系列的文化基础设施,比如公共文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等,同时建设港口、道路、桥梁,也是为新的海丝文化建设提升硬件设施。

点睛解读

依赖泉州的巨大“朋友圈”

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合作共赢

海丝,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经贸概念。“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能,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进行释放。”泉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曙庆认为,作为一个有着优良海丝基因的港口城市,需要大进大出、优进优出的对外开放。

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也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是核心区,泉州着力打造“先行区”,“这也意味着,泉州要主动延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泉州也主动握紧‘一带一路’的机遇,启动早、动作快、节奏紧,具备很好的‘先行区’建设条件和基础”。刘曙庆说,要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资源,努力在延续历史中创造历史,下一个五年是最好的风口期。

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被称为“海丝五通”,很全面也很具有操作性。“很多思路举措,泉州积极走在前面,主要体现为‘十大行动计划’,重点是汇聚‘海上丝路’泉州力量。”他说,海内外泉州人约3000万,包括本地7万多家的民营企业,遍布“海上丝路”沿线的8000多家泉籍社团,遍布全国各地的200多家泉籍异地商会,除此之外还有泉州的友城,以及海内外泉州人的网络,都将汇集成一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落户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也永久落户泉州,搭起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城市的新桥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依赖于泉州的巨大“朋友圈”,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共同参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