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月7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04版:关注/本地

  1. 版面导航
2016年1月7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海都老读者90岁郑谋颂
寻52年前染纸工友 追忆那段快乐时光

90岁郑谋颂

N海都记者 李斐斐 见习记者 王金淼 文/图

海都讯 越久的事情记得越清楚,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对家住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90岁老人郑谋颂来说,近来老回忆起年轻时,在泉州印尼归国华侨染纸(综合)社工作时那段短暂又快乐的时光。当时负责染纸的,加起来也就十来人,彼此亲如家人。

退休30年来,他时常打听,不是过世了,就是毫无音讯,听说唯有陈如霜和吴雪莲,还住在泉州市区。他想通过报纸,寻找52年前,曾在染纸社共事过的两位工友。“要是能再见,该有多亲切啊!”

见到郑老伯时,丝毫看不出他有90岁高龄,一头白发梳向脑后,容光焕发,走起路来灵活矫健。

老伯屋里桌上放着许多份报纸,“一天不看报不行啊,光是报纸,我就订了四五份”,郑老伯是海都报的忠实读者,已连续订了十来年。常年看海都报,郑老伯知道有个“我要找到你”栏目,帮市民寻人,昨天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寄到海都报,希望找到他曾经亲如家人的工友。

郑老伯想找的两个工友,跟他共事不到1年,那是1964年,泉州市印尼归国华侨染纸(综合)社成立之初。“当时多的话,一个月能挣上90元”,郑谋颂喜欢染纸工作,13岁开始,学了8年染纸,“大家都是归侨或归侨家属,亲切得很”。

日子虽苦,但单纯快乐。除了吃饭睡觉外,他接触最多的就是这帮工友。“谁家家属送好吃的来了,就一起分享”,想起往事,郑老伯一会儿托着腮帮子思考,一会儿又笑着用手比划着当时的美好。

退休后,他总偷偷打听当年的那些工友。大约5年前,有朋友告诉他,曾跟他一起做染纸师傅的何导,在东街菜市场卖海鲜时,还在打听他的消息。他记得何导家住海边,做工时,他老婆隔三差五往染纸社送海鲜,给他们加菜。

过世的过世,失联的失联,郑老伯现在特别牵挂的是陈如霜(男),当时任染纸社的仓管,家住市区后城附近,比他小10多岁。七八年前,郑老伯还特地到后城所在的社区打听陈如霜的下落,但没人知道。

另一个是他的学徒吴雪莲(女),原家住东街钟楼附近。郑老伯记得,要爬上一条长长的石楼梯,才能到她家。52年前的吴雪莲,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比郑老伯少了20多岁。郑老伯听说,吴雪莲现在好像住在云谷附近一带,但却不知道怎么找到她。

寻人启事

陈如霜(男),1964年在泉州市印尼归国华侨染纸(综合)社做仓管;80岁左右,家住市区后城附近;

工友吴雪莲(女),60多岁左右,原家住东街钟楼附近,后搬到云谷附近一带。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