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
这是两段关于“二郎古地前庙后庵”的对话。
本报“地名记忆 守望乡愁”栏目,2月25日A6版刊发了市民杨清丽女士投稿的《二郎巷里的二郎庙 为何挂匾同庆庵》一文,一见报就引起了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吴松柏的注意。吴松柏见证了二郎古地的翻建,对这里尤为熟悉和关注。他指出庵名“同庆”应为“庆同”,并尝试解答了作者对于“前庙后庵”的困惑。
排沙见金,百家争鸣。本报地名记忆栏目,自去年12月开栏至今,一直欢迎市民、读者来共建共营,投稿、推荐、口述,包括与每一篇地名报道的互动、争鸣,我们有四种联系方式:电子版文章请发送至邮箱:1501629725@qq.com;手写版文章请文末留下联系电话平邮寄送至:泉州市泉秀街恒祥大厦16楼海峡都市报编辑部;关注微信公众号“花巷”;或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
二郎古地前庙后庵
”始于民国初年“说法过于武断
N海都记者 吴月芳
口述人:吴松柏(泉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看了《二郎巷里的二郎庙 为何挂匾同庆庵》,我想纠正笔者几处误解,同时为之解开二郎庙为何要与庵前后相邻的困惑。
标题中的“同庆庵”,实则为“庆同庵”。二郎庙与庆同庵一前一后共同合称“二郎古地”的原因,可以在入门右手一方碑记上找到解答。这方碑记是上世纪90年代末,泉州佛教界资深人士李伯瑜撰写的。
据考证,庆同庵和二郎庙建于什么朝代,都没有志书记载。只有庆同庵庵主世世相承的观点认为,庵始建于明末。原本二郎庙的确不与庵同处,原址坍塌之后,附近的居民将神像暂时供奉在家中,后来又见庆同庵前乃吉地,大家就捐资立庙,请庵主一并管理,这个传统就逐渐延续了下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庆同庵在特殊时期被绿化地占用,又有部分用地建设做化纤厂。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庆同庵又收回了部分被占用的土地,1993年开始按照原有的模样翻建。上世纪90年代末翻建完工后,同样是前殿二郎庙,后面庆同庵。现在门前悬挂“二郎古地”匾额,指的是历史上的境铺名。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理事许月才查询到,此处原属于泉州胜果铺二郎境。如今庙与庵共存,香火鼎盛,信众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原文提到的“民国初年拆旧东门城时……利用拆城门的旧杉料加上捐款重建二郎庙”一句,我认为时间说得过于武断,缺乏可信的资料佐证。或许在拆旧东门城时,人们借机一并修缮了庙宇,但表述为由此时开始两殿前后相邻的格式,应为谬误。
“庆同”错为“同庆”
排沙见金有益有得
N杨清丽
《二郎巷里的二郎庙 为何挂匾同庆庵》发表后,有文史专家和宗教人士指出其中的笔误。笔者再次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几处不规范、严谨的地方,现一一更正,希望能排沙见金,避免鱼目混珠。
一、庵名
俗称“二郎庙”的寺庙到底叫什么名字呢?重拍一张照片细细查看,非常清楚,毫无疑问是“庆同庵”。这点笔者感到十分汗颜,匾额上有的庵名,竟然写错了。看来,每一处词句都应该再斟酌、核对,才能对广大读者负责,传递准确的乡愁记忆。
二、庵的建造时间
庵建于什么时候,其实并没有从相关府志中找到答案。只是泉州民间传说是明末时吴县令主持修建,希望平息水患。至于吴县令的名讳,也无人知晓。这点与吴松柏先生的看法一致。但庵的重修时间呢,有居住在二郎后街的阿婆说,小时候就从丰泽区清源街道的田边社区来祭拜,当时二郎庙在巷内,但与今天的庆同庵不是一个地方。由此看来,文中的“民国初年”一词也过于武断。
百家争鸣是好事,一篇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来专家的字字珠玑,让我们从文字中拾起地名记忆的沧海遗珠,在怀珠抱玉中寻回乡愁,未尝不是一件有益、有趣、有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