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燕婷
海都讯 当别人忙着用镜头拍下每一片色彩繁丽的景致时,44岁的庄培芳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黑白色调的景象,让人看到更多的图片语言。最近,当他在微信上挂出一组历时四年,走访多国,拍摄到的10对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恋人,双额相抵的照片时,网友们被他镜头下的《爱》给暖哭。
他一直都是跟着内心的声音生活,只是,他没疯,也还没活成传说。他拍《爱》源于偶然,更源于根植在心底的父母的爱情故事。
(注:庄培芳供图)
父母爱情一遍遍成他的回忆
庄培芳生长在惠安的小村。在父母的那个年代,有太多的隐忍,爱这个字,不会挂在嘴边。婚姻里,父母彼此相敬,坎坷也总相伴,母亲在病痛中瘫倒在床,一躺多年。当爱情草莽的花期,和眼前的这个女人一样,已然黯淡去时,父亲依旧爱惜,不介意她的苍老,不嫌弃她的落寞。
父亲会在每个天亮,为母亲拉开床边的帘子,让清新的晨风拂过瘫痪的身体;卷着刚从地里劳作回来的裤腿,唠嗑这一季地瓜田里刚刚浇灌好的水;冬膏已凝的萧索里,他陪在母亲的身边,吃些家常饭,踏实地相伴入眠。就这样日复一日,寂静,相守。直到2005年,母亲去世,2012年,父亲也作别人间。
父亲没做过什么波澜壮举,他的一生啊,就衷情地爱一个人。回忆着这些曾一遍遍在生命中穿梭来去的影像,庄培芳没有忧伤,父辈用行动,教会了他:什么是爱情。
拍下恋人双额相抵的深情
2012年8月,当他在肯亚东非大裂谷旅行时,他看到来自非洲的黑人女孩,指尖轻捧着俄罗斯男友白色的脸庞,不同肤色的两人,鼻尖抵着鼻尖,微垂的眼睑下是笃定的深情。那个瞬间,庄培芳平静的心里泛起了涟漪。他找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大概就是真爱吧。拿起手中的相机,他在这块被称作“地球伤疤”的土地上,拍下了第一张令岁月都变温柔的双鼻相抵的情侣照。
这对萍水相逢的恋人,给了他几乎是“一见钟情”的那种喜欢,一个新奇的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发酵。他决定要拍一组以《爱》为名的系列影像,记录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恋人们,用双额相抵的方式,定格一份份爱的美好瞬间。
执著地吝啬每一个快门
作为摄影名家,他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Frank Wilczek(弗兰克·维尔切克)拍过肖像,为蔡国强、何水法、范迪安、卓鹤君等蜚声内外的名人拍过人物,作品获过国内外多项大奖。但当他特别真诚地望着你的眼,告诉你,“我不喜欢按下快门,因为我不知道镜头里的他们是不是真的相爱”,也许正是源于父母的爱情,在他的心里种下了圣洁的种子,他的骨子里有种对爱较真的任性。
一晃四年光阴,他确实很吝啬每一个快门,《爱》系列影像,至今也只拍了10组恋人或夫妻。镜头里,这些与爱情有关的场景,几乎都拍自他的旅途,南非、肯尼亚、斯里兰卡、北京、上海、杭州、厦门……每一张照片的背后,多是欢声和笑颜。
“爱情,讲究缘分,摄影亦是如此。”他与影像里的这些外国情侣,语言不通,互不相识,他说,“选择他们,除了因为他们有着让我感动的互动瞬间,还因他们有的肤色不同,有的年龄相距不小,这些有着不同习俗的人,在一起,要跨越更多的困难,用更多的爱来维护这种来之不易的爱。”
他以一种近乎纪录片的方式,不求速度与数量的,来拍摄《爱》的系列。
快不过年华
慢不过培芳
庄培芳对色彩也有近乎偏执的推崇,在繁丽的色彩世界中,他似一名茹素的人,独取黑、白两色。“黑、白是一种不争,也是一种高级的美。”熟悉他的人便可知,白色上衣,黑色裤子,几乎是他一年四季着装的色调。工作室的布置也无一例外,灰黑的墙,低调地烘托着墙上大片留白的水墨字画。而这种对色彩的偏爱,也极致地体现在他的镜头下,在《爱》的系列里。无论是每一对被拍过的恋人、周边看过照片的朋友、还是网上的看客,都对这份黑白情有独钟。
双额相抵的《爱》,已经成了庄培芳独有的摄影符号,到底要拍满多少才算完美?在他看来,生活和拍摄都是随遇而安的遇见,不刻意抑制想见一个人的冲动,不错过每个打动人心的快门,他不想为《爱》设一个生硬的终点。
“慢下来,才能看到更多风景的。”这是他的人生哲学。过一种想要的生活,拍一组心仪的照片,快不过年华,慢不过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