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0月17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05版:海都深读

  1. 版面导航
2016年10月17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爱心墙”入泉半年遇冷

华侨新村的爱心墙“乱糟糟”,有居民建议“取缔”
新门社区爱心墙已实现日常化管理,300多名志愿者共同维护

除了“分享冰箱”,泉州在“爱心分享”的最初尝试,应该算是今年3月起引进的爱心墙。

海都记者走访获悉,目前,在泉州市区华侨新村、南俊新街、新门社区、东华社区均设有爱心墙。只是,和最初广为叫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不少爱心墙已经开始为人诟病,有的爱心墙甚至变成了“脏乱差”的无人管地带,石狮一处爱心墙最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当然,有的爱心墙在社区和公益组织的合力支持下,运行状态良好,甚至拓展了分享功能,比如新门社区爱心墙增加了“心愿墙”,东华社区爱心墙增加了“图书漂流角”。

半年只送出十几件衣服

南俊新街的爱心墙帷幕已经破损,掀开帘子,一股发霉的味道很刺鼻。墙上空空,地上倒是扔了几件被踩脏的衣服。不一会儿,一辆白色轿车径直停在爱心墙前,把爱心墙完全给挡住了。海都记者注意到,爱心墙上的负责团队是两家教育机构。但附近店家告诉记者,从未看到有专人来管理。

海都记者随机采访了途经南俊新街的20位市民,有15人表示并不知道这里有爱心墙。市民张阿姨说:“衣服、鞋子随意扔在地上,还以为是旧物回收站呢!”她认为,做公益还是要规范,把爱心墙收拾干净,不同的衣服分列放置,把破损、不干净的衣服及时收走,不然,有需要的人会有卫生上的顾虑。

华侨新村的爱心墙上零散地挂着几件蒙尘的上衣,一件白色衬衣已经发黄,棕色的皮衣已经开裂,地上乱七八糟地放着几双鞋子和一堆毛衣。小区居民苏阿姨说,她从没看过有人去拿爱心墙的衣服穿,“这样乱糟糟的,很不美观,还不如取缔掉”。

华侨新村爱心墙的管理人员小如(化名)告诉记者,这面爱心墙是公益组织和社区设立的,因为在她店门口,日常便由她负责管理。

“闽南人好面子,除非家庭实在贫困,不然没人愿意穿二手的衣服。”小如说,爱心墙成立半年多以来,只送出去十几件衣服。

“问题出在选址上”,小如说,华侨新村是以前的富人区,居民的经济条件比较殷实,几乎没有人需要这些衣服。居民反而把爱心墙当成旧物回收站,导致捐赠衣物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数量过多,没有足够的地方挂,以至于有衣物堆积在地上,未能及时处理,影响小区美观。

小如坦言,墙上的衣服常常一两个月没人领取,久而久之,她都没动力继续打理。趁着秋冬临近,小如打算把库存的冬衣拿出来挂,如果还是没人来取,她将向爱心墙发起团队建议,取消这面爱心墙。

一夜之间消失的爱心墙

在石狮体育场,前来运动的市民,大都已经不记得年初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小插曲。就在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体育场一面外墙突然变成了一道“爱心墙”,上面挂着许多衣物。在微信朋友圈里,石狮这道“爱心墙”被广泛传播,并引发市民爱心热潮,许多市民也把自家多余的衣物拿来捐出。

但随着捐献衣物的增多,墙下开始变得混乱一片,衣物被随意丢弃在地上,加上下雨的缘故,许多衣服变得脏乱。石狮市体育中心管理办公室发现这一情况后,因为联系不到发起人,于是就在“爱心墙”左侧,贴一张“温馨提示”,希望“爱心墙”的组织者能与办公室联系,一起解决脏乱的问题。

石狮市体育中心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卢先生回忆,一直到“爱心墙”最终消失,发起人都没跟他们联系过。他说,在“爱心墙”出现杂乱状况时,他们曾经请人将那些衣物进行整理归纳,好的干净的衣服继续挂在墙上,一些已经脏乱不堪的则清理掉,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过一段时间,那里又会变得杂乱无章。“也不知道后来这道爱心墙是怎么消失的,那些衣物在一夜之间都消失不见了,而发起者自始至终一直都没出现”。

爱心墙附加心愿墙

新门社区爱心墙由社区居委会提供场所,就在居委会楼下,是个七八平方米的独立小空间,相较于泉州其他爱心墙,它具有防晒防雨防潮的优势。

海都记者在现场逗留的1个小时里,陈女士送来了两包衣物。“新添置了些秋装,去年买的就捐出来。”陈女士说,她上下班要经过芳草园,常看到有市民到爱心墙来挑选衣服,便把去年的旧衣服洗好,送过来给有需要的人。

“衣服都很新,扔了很可惜”,陈女士说,如果没有这面爱心墙,她的旧衣服应该会一直压箱底。现在有了爱心墙,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领取。“分享的公益应该点赞,满满都是正能量”,陈女士说,每个人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就能温暖和帮助更多的人。

在实践中,这里的爱心墙不仅仅局限于挂衣服,志愿者们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与其他类型的公益活动相结合。如新门社区“爱心墙”还制作心愿墙,家境贫困的孩子可以把心愿贴在墙上,有意向的爱心人士可以认领。

今年6月份,新门社区还拿出一万元,用于新门爱心墙的装修,不仅重新刷白了墙,设计了美观的涂鸦,还添置了放衣服的柜子。社区书记说,“爱心墙”不仅为闲置资源找到了一个出口与归宿,也承载着丰富的公益内涵,有助于弥合社会因贫富分化造成的阶层裂痕,推倒横亘于人心的“冷漠之墙”,表达善意,传递温暖。

东华社区爱心墙,位于东街菜市场内的一个小广场,由社区计生协会管理,同样附加功能——图书漂流角,让闲置的书籍也可以得到分享。这里的爱心墙上面挂着十几件整洁、干净的厚外套。社区前书记、爱心墙创建人吴秋婷介绍,东街菜市场人流量大,且困难群众多又辐射周边的菜农,所以衣服取得很快,“每换上干净的当季衣服,都很快被领走,社区常常要号召居民、企业捐赠”。

尝试多余衣物再转捐

新门社区的爱心墙经过将近半年的运转后,已经实现了管理的日常化。泉州公益小站的志愿者每天都会去整理翻乱的衣物,每周六则把脏的、破旧的衣服进行大整理。

尽管有300多名的志愿者,新门爱心墙的发起人之一蔡景森仍感日常维护很吃力。市民捐赠中,常出现不适合捐赠的内衣裤,或是破旧的脏衣服,占了捐赠的三分之一,上墙前需要大量志愿者进行分拣。还有三分之一的衣服,是市民经过挑选不要的,要找仓库存放。

运行几个月来,捐远远大于取,仓库堆积了1000多件的衣服,给库存造成很大压力。“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衣服被取走”,蔡景森坦言,确实出现“爱心”遇冷的情况。

为了不浪费这些剩余的衣服,志愿者将衣服打包,想要捐给四川贫困地区。但问题出现了,1000多件衣服需要清洗消毒,且捐出去的成本太高,需要1000多元的物流费。好在,一家清洗公司,免费给衣服消毒清洗,寄往四川的1000多元物流费,则是志愿者自己凑。

经过几次反思,蔡景森和志愿者们想出了变废为宝这个办法。把废衣物拿来DIY,做成布偶、花盆和拖把等,进行义卖,抵消物流成本。但这些都还在摸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