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6月30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18版:乐享漳州

  1. 版面导航
2017年6月30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徐智心: 宠辱不惊 公益行

徐智心热心公益事业,被大家敬称为“徐妈”

N海都记者 朱远娥 戴江海 通讯员 林少波 王凯英 文/图

“我是最不像做企业的人。”

——古农农场商会会长 徐智心

企业界会做生意的人各有千秋,利润是最直接的标尺。但对于长泰古农农场商会会长徐智心来说,经商15年,她的标尺是公益,并不止于公益。

今年71岁的徐智心,被长泰人亲切地称为“徐妈”。她是长泰县鸿泰塑胶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规模不大,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她55岁退休后才开始创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创业有所成绩以后,一头扎进了公益事业,成为一个用爱心温暖别人,自带能量的“发光体”。

从招收残疾人当员工,给予他们体面的生活开始,徐妈就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而她的正能量并不止于此,两年前,徐妈开始用摄影、微电影讲述长泰的人和事,为融入长泰的外地人创作“新长泰人”的故事,帮农户推销农产品,乃至开始构思和关注“创二代”的接班问题。她的这个新角色,已经成为一面反映长泰社会的折射镜。

退休女干部 开起塑胶厂

大部分人的创业生涯,都是从年轻时候开始的。但对于徐妈来说,退休后那一年,她才真正开始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2002年,徐妈从长泰粮食局退休,家庭突然遭遇变故,让她不得不扛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

“回过头去想,我现在会很庆幸当时的决定。如果当时不创业,现在可能买一套裙子都要想很久。”徐妈心直口快,衣着端庄,皮肤保养得很好。如果她不说出自己的年龄,看起来就像一个50岁出头、和蔼可亲的阿姨。

55岁才开始创业,难度可以想象。徐妈的塑胶厂主要生产塑料袋。刚开始,近的,她骑着摩托车,跑到米厂众多的郭坑,去推销自己的塑料袋;远的,她开着小货车去福州,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样便利,常常是一整天都在路上,累了就在车上睡,甚至在福州的车站里趴着睡。

关于过去的经历,徐妈其实并不爱忆苦思甜,老一辈的创业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她觉得这些乏善可陈。反而让她比较自豪的是,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当下,漳州10多家比她做得大的企业,陆续一家家倒闭,她的企业却有幸能够存活下来,今年还引入了一条新的生产线,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生产。

“其实我们走的路,代表中国大部分小微企业所走的路。”她说,要创新或者转型,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状况并不容易。“既然有机会活下来,每年能够多做一点,就再多往前走一小步。”

新长泰人 用摄影做公益

长泰县古农农场已落户企业120多家,外来工不断增多,“新农场人”有近2万人。徐妈的祖籍是莆田,在长泰当过知青,做了30多年的干部,现在,她已经完全融入这个漳州小城,成为典型的新长泰人。“我像长泰女人那样能干。”生性风风火火的她,做事干练,责任心强。

2007年,徐妈当选为农场商会会长,开始带领企业家投身公益事业。2013年,依托商会,她组织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会员企业各成立一支小分队。“公益不仅仅是老板的专属,普通人同样需要参与的渠道与平台。”徐妈说,三年后这支服务队得以壮大,吸纳了当地企业、学校、机关等各路志愿者上百人。

在徐妈践行公益的过程中,她渐渐迷上了摄影,决定通过摄影来推动公益。从手机、微单、单反到航拍器,半路出家的徐妈无师自通,逐渐成了一名摄影发烧友。在长泰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她扛着长枪短炮穿梭在人群中。

去年5月,徐妈在县城发起了一场名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的摄影展,三天影展吸引了上千人观展。作品中讲述的,是30多个残疾人家庭的故事,有别于苦难的视角,徐妈的作品以温情打动了很多人。

摄影展的成功,为徐妈探寻公益新路径找到了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妈结识了一帮年轻的创业者,这是个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徐妈决定支持他们创作微电影。今年6月,他们的处女作《新长泰人之张师傅的家》上线,这部反映外来人口融入长泰生活的影片一炮打响后,徐妈有了新构想——将微电影与精准扶贫相结合。

徐妈的公益事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作为总导演,她的浪漫微电影《龙柚熟了》上线后,刷爆了长泰人的朋友圈。坂里乡龙柚因此每公斤收购价超过10元,远高于往年水平。沉寂已久的坂里龙柚终于扬眉吐气。

公益当爱好 无知就无畏

尝到甜头后,徐妈的团队有了更长远的拍摄计划。最近,他们正忙着梳理坂里乡的特色农产品,希望打造出“舌尖上的坂里”。遵循古法酿造的坂里红酒,或将成为下一个主角。当地大树碱面、雷公笋、黑目笋等特产,也都被列入拍摄计划中。未来,微电影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模式,或将走出坂里乡,在更多村庄落地。

徐妈在长泰做企业,几乎没有向商会会员推销过她的塑料袋。可是她却变成了一个微商,在手机上卖起了坂里鸡蛋。4个多月前,她捐助的12个农户家中养的蛋鸡开始下蛋,农户发愁找不到销路,她每天帮他们联系企业和个人买蛋,还要送货上门。

这4个多月的时间,算下来130多天,她几乎每天都在忙着送蛋。“收1.3元,就按1.3元卖。人家说图什么,我就是什么都不图。既然是自己扶贫的对象,就要帮助他们。”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微电影创作与传播,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但要真正扶贫,还需要解决产销全套问题。”期盼获得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徐妈计划引入技术力量,通过开发APP解决农产品市场销路不畅的问题。

徐妈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身边不断有掌声,也常常传出质疑的声音。她也像“网红”一样,不断被各种荣誉和媒体追逐,而这反而变成了她的苦恼。

“一把年纪了,荣誉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我只是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喜欢的事情。”2017年,是她担任会长的最后一年,她说卸下这个身份之后,她将好好学习摄影,好好拍电影,这比什么都好。“我这个人很多都不懂,无知就无畏。”

她把下一部微电影的题材都想好了,就是很多“创二代”的接班问题,这不只是企业家关心的,也是整个社会必然要关注的。她的很多企业家朋友给予她信任,将为她提供创作这篇故事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