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春节档电影最大头条莫过于《美人鱼》票房刷新纪录,截止2月18日14:00,上映11天已破23亿大关,且目前仍在一路飙升,预计下档后,票房总额将突破30亿以上。不过单单从《美人鱼》最终的得利来看,最大赢家可能不是周星驰。本次就来扒一扒周星驰的商业运作,看是否明星投资就一定赚钱?
作为一名商人,周星驰在炒楼圈是出了名的,据堆金网理财平台金融分析师了解,自1990年第一次出手至今,星爷已经在楼市赚近20亿。但在电影市场让星爷白了头,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下星爷在电影市场的详细情况。
星辉公司和比高集团是周星驰最重要的两大公司,星辉公司主要是电影制作及相关业务,比高集团则在此基础上还有影院的经营。九六年,星辉公司成立,同年便拍摄了《食神》,此后周星驰的每部电影星辉公司都参与其中。比高集团是周星驰资本运作的主要平台,2010年2月,比高集团借壳帝通国际上市。目前周星驰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第一大股东,其与其家属的信托公司持有比高集团50.06%股份。在上市时,周星驰就曾表示,比高集团将在内地投资36家影院,影院银幕不少于260块、影院座位不少于3万个。目前比高集团已在上海、沈阳、东莞、杭州等地设有影院。
然而,比高集团的业绩和股价走势都不尽如人意。股价长期在0.3港元以下徘徊。截至2015年12月底,比高集团第三财季亏损由373万港元扩至949万港元,营收则为1549万港元,按年下降12.8%。2013年3月,由周星驰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票房破12亿元大关,成为华语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尽管如此,周星驰却并不是票房大卖的最大受益方。
作为周星驰名下的上市平台比高集团,《西游降魔篇》上映前两个月,比高集团股价涨幅高达82%,周星驰身家增1亿港元。但其后两年股价并未有出色表现,截止到2016年2月15日,即使有《美人鱼》8天破20亿的惊人表现,比高集团的股价仅为0.28港元/股,市值仅为6亿元人民币,而星爷的身价也远远落后于王中军和王长田。
另外,近年来,周星驰在电影制作方面萎靡不振,据堆金网理财平台金融分析师了解,周星驰自2011年开始布局内地影院市场以来,时至今日,电影院入座率极低,八成影院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主要原因在于,选址问题,周星驰投资的电影院大部分位置偏僻,完全忽略了完全忽视了影院投资上的基本规则——“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反面可以看出周星驰并不了解内地市场,并未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及分析。
对于周星驰投资失利问题,堆金网理财平台金融分析师认为,“任何一项投资前期都必须经过深度的市场调研,尤其是大金额投资,更应该如此,明星的优势在于资金量雄厚,但并非投资就一定能赚钱,前面提到星爷在楼市赚钱,但并不代表投资电影院同样赚钱,所以一项真正赚钱的投资,对行业的了解十分重要。”
再看周星驰的喜剧片曾经获得成功过,但“当年勇”对他在内地的实业投资无济于事,如今的门庭冷落只能让他的影迷一声叹息。在残酷的生意场上,星爷的票房号召力逐年快速递减。看来,欠的不是一张电影票,而是一个无底的窟窿。
由于电影制作上面临人才短缺、资金紧缺的制肘,迫使利用帝通国际借壳上市的周星驰,在资本市场融资乏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投资电影院这样的实业寻求赢利点。经过五年的运营,面对着五年就有四年亏损的财报,身为执行董事的周星驰着实愁白了头。周星驰在比高持有56%左右的股份,对集团有绝对的控制权,看似是件好事,殊不知股份越多亏损越多。连年的亏损将周星驰拖入了资金链吃紧的泥潭。越缺少资金,那么周星驰在电影上投资就会越少,毕竟没有资本的输血,瘦死的骆驼也得被秃鹫食肉,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死循环。
堆金网理财平台金融分析师认为:“尽管《美人鱼》成为了票房黑马,但最大赢家并非周星驰,极有可能是背后参与发行的内地上市公司,这也恰恰证明了投资需要在擅长的领域才有可能赚钱,选择大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