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移动支付战场风云再起,就连春晚也受到了牵连,少了些许团圆味儿。春节过后,话题又被微信提现收费点燃,直到苹果支付上线,这场支付大战才算正式开打。
移动支付混战继续:比的是技术和信誉
回望微信支付走过的历程,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2014年春节上线的微信红包,被马云戏称为“偷袭珍珠港”。如果那是一次偷袭,那两年以后的2016年春节,是否可以算是微信支付的一次“诺曼底登陆”。虽然截至目前,鹿死谁手尚未见分晓,但两年的时间,微信由无到有,由零用户到可以与支付宝抗衡,已经算是一场值得庆祝的较量。
然而微信从没有停止过挑战,节后很快有了新的动作。2月15日,微信支付团队宣布:3月1日起将对个人零钱提现超额部分收取0.1%的手续费。但对于使用微信直接支付或转账的部分,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其构建支付生态的野心不言自明。对于此举,支付宝、百度明确表示不会对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支付宝的支付属性使其很难在社交领域超越微信、QQ,也很难在吐槽上超过微博,但为何支付宝还要在除夕加好友送福送红包呢?这其实是一个以攻为守的策略。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其支付功能正被其他平台侵蚀,如果不加强其社交属性,恐怕支付功能也难保。通过加好友送福分享优惠等活动,支付宝是在巩固其国内第一支付平台的地位,同时为其金融场景的使用做前戏。未来,支付宝将会推出众多金融理财产品,逐渐夯实其作为最会玩社交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属性。
正当微信和支付宝打得火热,苹果宣布Apple Pay正式登陆中国。对于微信和支付宝来说,此时真的是狼来了。最让支付宝、微信颤抖的是其无需打开APP只要拿起手机靠近POS机,手指触摸Touch ID即可完成支付的使用方式。据了解,这项支付技术其实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5年10大突破技术之一,苹果再一次将硬件与软件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与支付宝13页的抢红包说明相比,苹果仅在用户体验上就甩了其几条街。
Apple Pay玩的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支付,只要1步,即可完成付款,而其他两大平台则至少要3步。更重要的是,Apple pay与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非同一功能属性,因为Apple Pay只是将传统拿卡输密码的步骤移到了移动端,手机代替了银行卡,指纹解锁代替输入密码,资金并不流入Apple Pay,而是直接从银行转入商家账户。也就是说,当微信和支付宝正在为争夺用户打的头破血流时,苹果直接颠覆了电子支付方式,将其刷到了闪付2.0时代。
苹果支付的进驻不禁让人联想到Uber,两年前中国的打车软件市场,滴滴和快的正打得火热,Uber以其优越的用户体验迅速获得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滴滴快的在“烧钱”苦捱一年以后,终于在2015年的情人节选择了合并,共同抵抗其他竞争对手。完成合并的滴滴快的,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融资,而且取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滴滴快的已经占据了全国300多个城市和上百万出租车司机,而Uber却只占有100多个城市。
Uber与滴滴快的的战争还在继续,但胜负似乎已经明朗。但第三方支付却不同,支付宝与微信本身的商业属性,决定这场战争注定不会以任何两方的抱团取胜,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烧钱比大小的游戏,这里比的是技术和企业本身的信誉。
据悉,Apple Pay上线第一天,就达到每分钟绑卡上万张。很难想象,如果苹果用户一旦习惯了一步操作即可完成的支付行为,还是否会在结账时先打开移动网络再打开APP,然后扫描二维码,最后输入支付密码。更不必说,万一忘记支付密码会造成多少麻烦。当然我们不否认有部分小心谨慎的用户会觉得步骤越多越有安全感,事实上如果说指纹丢失,苹果支付确实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必须承认,移动支付将会成为支付浪潮的大势,微信和支付宝都难免被迭代。苹果开了移动支付的先河,三星、华为等安卓系统也已经在来的路上。(李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