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03月05日
第A09版:城事/影像
2018年03月05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十八坂开市


黄乃裳雕像前,是集市的主要区域

手工编制的斗笠,竹条编架,竹叶做顶

蟛蜞酱的主料就是蟛蜞与酒糟

这样一对红色竹编提篮,经常被挑在扁担两端

N海都记者 刘世泉/文 马俊杰/图

海都讯 昨天是正月十七,福州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的第一天,海都记者记录下这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传统墟市的火热气氛。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位于闽清县坂东镇的墟市。墟市的主要地点在乃裳街和湖头街,外地商家进驻数接近满额,除了周边的居民,大量外地民众也赶来,街巷内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特色产品应有尽有。

黄乃裳雕像附近,是专门卖农器具的区域。这里还能找到如今只能在小学课本上才能看到的锄、耙、锨、镐等传统农具,平时很难买到的手工制品,如木桶、蓑衣、斗笠、专门放福州礼饼的层篮等也可以见到。

摊位上,黄女士一边卖斗笠,一边向游客展示“编斗笠”,“从早上开市到现在,买的人没有断过”。

蟛蜞酱 老福州记忆中美味

“老福州”庄先生昨日也前往闽清参加“十八坂”,他想在“十八坂”上,淘到一些平时在市区难以买到的东西。没走多久,他就被一股香味吸引。“这是我熟悉的蟛蜞酱的香味,我以前经常吃。”庄先生说,蟛蜞酱有别样的味道,老福州人很喜欢吃,但现在福州市区很难买到,他一口气便买了一大罐。

“蟛蜞没法人工养殖,我们都是在河里抓的。”摊主说,蟛蜞酱放置数年都不会坏。

除了蟛蜞酱,现场还有印制白粿的模具——白粿印。90后女生小高买了一个阴雕梅花图案的白粿印带回家,“我奶奶特别喜欢这个,但是平时很难买到,今天特意来‘十八坂’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买到了”。

售卖白粿印的刘依伯已70多岁,他说,这些是他亲手做的,“用的是樟木,要一个个慢慢做,一个早上才能做好一个。”刘依伯说,现在会制作白粿印的人很少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他很想找个人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7万多人去赶墟 将持续15天

闽清“十八坂”传统墟日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末年,由群众自发交易农产品、农具等,形成了不固定的集市,吸引了周边的永泰、尤溪、南平和古田等地群众前来参加,发展成为福州地区最负盛名的传统民间集贸“墟市”;1830年后固定为每年正月十八日前后在坂东镇举行,故名“十八坂”,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昨日现场,各类商家有1000多家,7万多人来赶墟。据悉,此次传统墟日将持续15天。

此外,本届闽清十八坂商贸旅游文化节上,昨日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了10个投资项目,签约金额达26.85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