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N本报记者 林深圳 戴江海 通讯员 黎斌 文/图
炎炎夏日,到游泳池里畅游一番,无疑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但你是否想过,泳池的水质如何,是否令人放心?
7月1日至16日,芗城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20家公共泳池取水样,送到市疾控中心检测水质卫生状况。上周五,其中14家泳池的检测结果已经出炉,仅有3家泳池的各项指标均合格,其余11家均存在游离余氯含量不合格的情况,有的还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等项目上超标。
针对这11家水质卫生不达标的泳池,芗城卫生监督所责令相关经营者限期3天内整改,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此外,该所也公布举报电话,市民若发现芗城区内游泳场所不规范或者水质有问题,可拨打2022173投诉。
【检测】
11家泳池 游离余氯均不合格
家芗0596泳池 唯一一处尿素超标
此次泳池检测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游离余氯等,卫生合格标准分别为: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毫升;大肠菌群含量不超过18个/升;游离余氯浓度0.3~0.5毫克/升;尿素含量不超过3.5毫克/升。
结果出炉的14家泳池为:糖厂游泳池、悦港花园游泳池、亨立社区游泳池、裕得休闲会所、灵伍温泉浴场、市游泳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华元小区游泳池、南乾游泳池、水花园游泳池、丹霞茗城游泳池、龙门天下游泳池、香格里拉游泳池、家芗0596游泳池、鸿达花园游泳场。
糖厂游泳池、悦港花园游泳池、亨立社区游泳池的各项检测指标均合格,其余11家泳池均出现游离余氯不合格的情况,8家为低于标准,3家(华元小区游泳池、丹霞茗城游泳池、灵伍温泉浴场游泳池)则高于标准。其中,裕得休闲会所泳池和家芗0596泳池,游离余氯含量都小于0.005毫克/升,远低于标准指数;华元小区游泳池的游离余氯含量超过50毫克/升,超过标准100倍。
裕得休闲会所泳池深水区、水花园游泳池的细菌总数,分别为2700个/毫升和2800个/毫升,远高于合格标准。市游泳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浅水区、鸿达花园游泳场、家芗0596游泳池浅水区、裕得休闲会所泳池深水区的大肠菌群,分别为52个/升、27个/升、38个/升、92个/升,也远高于合格标准。尿素含量方面,家芗0596游泳池深水区是唯一一处超标的泳池,它的尿素含量为5.2毫克/升。
芗城卫生监督所
每月都有随机抽检
目前,漳州市游泳池的水质,由各县(市、区)卫生部门负责监管。芗城区共有20家公共游泳池,7月1日起,芗城区卫生监督所到这些游泳池现场取样,并送到市疾控中心检测,除上述14家泳池外,其余6家泳池的水质卫生状况还在检测中。该所工作人员说,对于11家卫生不达标泳池,他们已下发整改意见书,责令相关经营者限期3天内整改,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如果是逾期未整改的,我们将责令停业整顿”。
该所工作人员称,对于辖区内泳池的监管,他们主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该所在每个片区都设立监督员、协管员,每个片区至少有4名人员,负责每周到辖区游泳池,进行至少一次的现场全面监督检查,而监督所每月对这20家泳池至少随机抽检两次。
另外,市民若发现芗城区游泳场所不规范或者水质有问题,也可拨打2022173,向该所投诉,若经查实将进行查处。
【影响】
水质不合格 对泳客有啥影响?
游离余氯:
偏低易滋生病菌
游泳池中的游离余氯,主要来源于自来水中的漂白粉,以及经营者投放到泳池中的含氯消毒剂等。
芗城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称,游离余氯是控制泳池水质的关键,许多泳池水质卫生不合格,大多是游离余氯未达标所致。游离余氯含量太少,可能是经营者为节省成本没投放、少投放含氯消毒剂,或者是由于消毒剂投放后因氯气挥发,经营者没及时再添加所致。若是含量过高,可能是消毒剂投放过量,也有可能是现场取样时,泳池刚投放完消毒剂不久,还处于挥发期,导致检测出的含量过高。
夏季气温高,病菌比较活跃,如果游离余氯含量偏低,泳池容易滋生病菌,导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超标,容易造成红眼病等疾病的传播。如果含量过高,会对泳客的皮肤造成刺激,甚至导致皮肤过敏,让人觉得干燥、瘙痒。此外,水中氯离子的增加也会对泳客的眼睛造成刺激。
细菌总数:
超标易传播红眼病
细菌超标最容易导致泳客眼结膜发炎,症状就是人们常见的“红眼”。如果有外伤的泳客到细菌超标的泳池内泡澡,很容易因细菌感染,导致伤口溃疡、皮肤出现红包等症状。
大肠菌群:
超标易致腹泻
游泳池中的大肠菌群以大肠杆菌为主。由于大肠杆菌耐受力较强,如果市民在泳池内不慎呛水入腹,或游泳后双手没有冲洗干净就抓东西吃,很容易导致腹痛、腹泻,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出血性肠炎。
不过,上述工作人员说,检出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的池水,虽有卫生问题,但经营者若按规定及时整改,泳池内水质一般都能得到改善,因此在整改期间,游泳场所一般情况下可以继续营业,泳客不必为此过度担心。
尿素:超标伤害皮肤
泳池内尿素超标有几种原因,一是游泳者下池子前,没有经过强淋,没有将身上的汗渍等冲掉;二是有些游泳者直接在池里小便、吐痰;三是经营业主没有及时更换新水。尿素超标可能对泳客皮肤黏膜造成伤害,尿素超标时无法用过滤、加消毒剂等常规手段处理,只能通过换水解决。
【提醒】
泳前泳后,如何做好防护
泳前泳后,如何做好防护
解放军第175医院五官科医生游向东提醒,泳池水质若不干净,很容易引发红眼病、耳闷耳痛、鼻窦炎等,因此,泳客要注意保护好五官。
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如果泳池内的水被红眼病人的眼分泌物污染后,容易令其他泳客感染到。因此,泳客最好戴上防水眼镜下水,泳前泳后可滴眼药水杀菌预防,游泳过程中,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干净的毛巾擦眼睛。
一般情况下,外耳道是干燥的,游泳时会沾水。如果外耳道内有较大耳屎,遇水会再膨胀,而外耳道深部无扩张的余地,膨胀的耳屎就会挤压外耳道,让人感觉耳鸣、疼痛等不适。如果耳朵不慎进水,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等症状。因此,市民最好在泳前戴上耳塞,耳朵进水时不要硬掏,以免伤及外耳道甚至鼓膜,最好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把水吸出,若进水后出现疼痛、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游泳时,有的人喜欢玩“跳水”,这很容易引发呛水,若泳池水被呛入鼻窦里,且水质糟糕的话,很容易引起急性鼻窦炎,患者一般会出现鼻塞、鼻痛、鼻流黏涕或头疼等症状。另外,池内含氯过高,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在池水呛入鼻后,不可用手捏紧两鼻孔使劲擤,而应指压单侧鼻孔逐一轻轻擤,或内吸后自口中吐出。另外,感觉漂白粉味道较强烈时,市民最好不要下水。
此外,根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规定,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严禁进入公共游泳池。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市民在进入泳池前,还应自觉淋浴、过浸脚池,并自觉避免在泳池内大小便。
支招
一看二闻 鉴别泳池安全
泳池水质是否安全,市民可通过“看、闻”两招来简易识别。
看,有两方面,一是在泳池进门处,泳客要先看游泳场所是否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皮肤病等患者的禁入标志,以及池水卫生状况公示牌,详细了解池水的换水时间、水温、余氯等是否达标再进入。二是进入泳池后,泳客可在泳池边用肉眼观察池水是否清澈见底。
闻,就是进入泳池后,闻一下消毒剂的味道是否刺鼻、是否有异味。如果消毒剂的味道过于刺鼻,则有可能是经营者刚投放消毒剂,建议泳客先咨询下经营者,待消毒剂投放一个月后再去游泳,以免伤到皮肤和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