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8月21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02版:今日要闻

  1. 版面导航
2012年8月21日
第一景 东海晨曦
东临后渚港,背有山相依。高楼栉栉起,商居两相宜。滨海新窗口,环湾引擎器。蛟龙腾东海,长桥映晨曦。

在东海 触摸环湾脉搏

东海湾高楼林立
清晨6点,滨海公园里,市民在慢道骑自行车
清晨6点15分,滨海公园里,市民在打篮球

N本报记者 曾小琴 黄谨 文/图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东海海星小区5号楼的阳台上。50多岁的老陈晨练回来,正悠闲地品着茶。望着不远处泉州新行政中心大楼陆陆续续有人来上班的画面,老陈感慨良多。

就在几年前,他还不曾想到,自己的家门口,有一天会成为泉州市中心。而如今,“我家就在旁边”,成了老陈介绍东海每一座建筑时必用的用语。

“瞧,东海新行政中心对面的市民广场,将建泉州规划建设展馆、新工人文化宫、歌剧院、图书馆,这四栋建筑被称为四朵‘刺桐花瓣’……”老陈指着不到百米远、插着红旗的在建工地,娓娓道来,“我家就在旁边,我在家门口,就能看戏!”

最让老陈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东海学园的落地。去年,丰泽实验幼儿园东海分园开园,他的孙女正好适龄,入了这所公办幼儿园。“赶上好时机了!”老陈“盘点”了一番:泉州一中、晋光小学和市机关幼儿园东海新校区已陆续开建,这意味着,他家孙女以后的就学问题都不用愁。

滨海味道

有人说,此前的沿海城市泉州,让人感觉不出滨海城市的味道。如今,泉州新行政中心搬迁东海,这里东临后渚港,又有沿海大通道、桃花山公园、观音山公园等,依山靠海,东海无疑是展示泉州滨海城市形象的窗口。

时间追溯到2003年12月,泉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主任会召开,会议决定同意泉州市行政中心(政府驻地)从古城庄府巷迁移至东海片区。2006年底,老陈等东海北星社区居民陆续搬迁,告别了昔日狭窄的村道和楼挨楼的民居生活。

2010年10月,当老陈正式迁至海星小区安置房时,东海已搭建出四通八达的路网,交通便利。去年9月,泉州新行政中心搬至东海,那年国庆节,老陈全家起了大早,目睹国旗冉冉升起在家门口的东海大地上。

新生活一天天开始,老陈感觉东海每天都有新变化,人气也越来越旺。周末,附近就有滨海公园可以散步,那儿有阳光、沙滩、树林,还有自行车跑道、篮球场,甚至有儿童乐园。昔日的“城里人”,也跑到这来度周末。老陈说,有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错觉。

不仅仅是老陈,东海居民乃至泉州人,都已嗅到东海这种变化:这里已经不可能再建工厂了,原有的传统制造业,也将退出以市行政中心为核心的美丽湾区,随着埔会展中心、东海影视城、东海总部经济区、五星级酒店等配套建设,这里将编织都市经济圈,繁荣将体现在房产、商贸服务、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上。

有人说,此前的沿海城市泉州,让人感觉不出滨海城市的味道。如今,泉州新行政中心搬迁东海,这里东临后渚港,又有沿海大通道、桃花山公园、观音山公园等,依山靠海,东海无疑是展示泉州滨海城市形象的窗口。

蓝图时代

泉州环湾、向湾、同城的态势已形成。而东海作为“大拇指”,便是这环湾区的引擎器。

东海的发展,离不开泉州新一轮总规的编制。这幅历经6年绘就的“一湾两翼三带”蓝图,将泉州从沿江时代,推向了向湾、环湾、同城时代。

其中,“环湾”提出,以泉州、晋江和石狮主城区为主,整合强化的核心。泉州主城区作为整个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晋江将进一步打造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的商贸、金融和产业服务中心;石狮强化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专业化会展、流通中心和工贸基地。

“五个手指握在一起,便成拳头。”泉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刘克华形象地比喻,环湾区域内,中心市区(包括东海)、江南池店、台商投资区、晋江环湾、石狮环湾,犹如五个手指,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泉州环湾、向湾、同城的态势已形成。而东海作为“大拇指”,便是这环湾区的引擎器——这里地处清源山余脉向泉州湾延伸地段,恰是大泉州的几何中心,将东海新行政服务中心搬迁东海,有利于促进市区、洛秀、东海以及惠安、泉港和晋江、石狮等的整合发展,形成大泉州强大的内核。

目前,随着交通体系的完善,泉州环湾城市的骨架建构迅速。全长27公里的泉州湾跨海大桥,这一海西区域最长的跨海大桥,如一道长虹连接泉州湾两岸,将环湾路网连成一个完整的环。19座桥梁隧道等跨江跨海节点,全长95.5km的环湾城市高速公路、环湾快速路网,及中心市区“田”字形快速路网……如贲张的血脉,正将泉州飞速带往向湾、环湾、同城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