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群
本报讯 英语科,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里,怎样利用时间为自己的英语成绩和能力加分,各种题型的备考又该如何进行?
漳州一中的林丽娟老师对市质检考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做了分析,并建议在剩下的2个多月里,学生要耐心细致查缺补漏,而不是盲目做题;对于自己还存在的疑惑,及时释疑并做有针对性的操练;要坚持每天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增强语感、提高速度,积累解题经验,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要反思每套试卷分数背后隐藏的问题,提高综合分析、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增强应试能力。
【试卷分析】
听力:部分题目,要学生适当推断
试题大多属于浅层理解题,但也不乏一些需要把握总体,进行适当推断的题目,如听力第1小题中男说“I hesitate to ask, Miss Jane. But can you lend me some money? I'll pay you back next week.”女说:“But I have only 3 hundred dollars with me. Is that enough?”很多考生选择了B项,“That he must pay Jane some money.”而正确答案是C, “That he has to borrow some money.”因为原文没有出现“borrow”但却有“pay”这个词,学生便凭印象选了错误答案,而没有进行意思的切换。正确率不高的还有第19小题。主要是学生没听懂“The only animals that have color vision are monkeys and apes”导致选错答案。
单项填空题:一些语法项目还未掌握好
设题注重基础知识,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时事,如:江南style,莫言,十八大报告等,题目题干简洁新颖,严谨凸显语境,有区分度。但一些主要考查项目,如定语从句、时态、虚拟语气、代词等语法项目学生还掌握得不好,不能结合题目灵活应用。
完形填空:要求掌握的词汇,还不会应用
试题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感人至深。但从该题可以看出学生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词汇,还未提升到应用层面上,对于根据上下文理解篇章还有一定的偏差,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阅读理解:对作品的理解停在字面意义
5篇材料总词汇量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考查重点包括细节查找10题,主旨要义2题,推理判断5题,词义猜测2题,文章写作意图1题。从这次测试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理解,如人物关系,人物的情感等,还停留在字面意义,不能够“read between the lines”。对于长句的分析理解还有欠缺,导致D篇的70题正确解答率较低。
写作:部分学生审题不准确,遗漏要点
短文填词方面,重点考查学生在整体语篇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英语语法、词汇以及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学生答题出现错误较多在于那些需要词尾变化的单词,学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变化。
书面表达的话题“how to handle your homework”,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题目的半开放性为考生提供较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区分度。学生答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审题不准确,部分学生在建议部分写成做作业的重要性,没有针对现状提出自己的意见;要点遗漏,作业现状列举要点不足;篇章结构不合理,文章层次感不强,出现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备考建议】
1.分层掌握词汇
根据2013年《考试说明》,分层掌握3220个词汇,注意新增20个高频词以及最新调整的100个掌握词汇。所谓分层,就是要明确掌握和理解词汇的区别,熟练掌握词汇,特别是这些词的辨析及用法,注意熟词新义,理解词汇则只要认知即可,不做过多拓展。了解英语单词常见构词法,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一定语境下领悟单词含义。在考前的几十天里,学生应把考纲单词完整复习一遍,易拼写错误的单词还应反复考练。
2.单选要适当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均侧重借助语境考查语法,避开死记硬背,死套语法规则的题目,所以高三学生不要一味做一些繁难偏旧的题目,一个劲地往死胡同里钻。建立错题集,适时复习巩固,可每周进行一定的“错题再练”,将学生平时的问题和错误编制适量的练习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举一反三。在二轮复习中,针对质检考暴露的薄弱环节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复合句、虚拟语气等进行重点复习。优生有重点地回顾自己常错的类型题,程度较差的学生则把一些最基本常用的语法规则进行强化记忆。
3.听力精泛结合
确保每周有2~3次的听力训练,并且训练的语料必须是高考主播录制的模拟试题。训练时要精泛结合,先是整套模拟卷完整听下来,接着对完答案后,把错题集中的语料一句一句地听写下来或者复述出来,再对照原文,保证听力的高效及质量。在每次的模拟练习中,培养自己边听边速记和重点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比如,留意说话者的态度,揣测说话者的情感是肯定、否定、怀疑或相信等;同时要学会听前进行快速预测,“看”题目和选项,预测将听的内容。
4.完形须强化
在后期的复习中,可让学生把做过的优秀高考完形填空拿出来大声朗读,形成完形语感。如果时间允许,适当选各省市近年的高考完形,作为热身练习。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先浏览全文,完全按对文章的理解进行逻辑推理的判断,提高篇章意识,教会学生整体感知,突出语篇,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读者,不依赖选项的习惯。然后学会“瞻前顾后”,寻找“支点”做出试选答案,注意空格上下左右所给出的信息提示。
5.阅读须限时
“得阅读者得天下”,可以看得出阅读在高考中的分量。学生要按照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做:浏览问题,心中有数;寻找主题,通读全文;联系中心,完成答题。在考前的几十天里,要求自己在40分钟内做完5篇阅读,训练速度和答题质量,做到又快又准确,程度好的同学可以一次做6~7篇,训练自己的脑强度,使自己在考试时能从容应对5篇阅读,基础一般的同学则要确保细节题能够得分,切忌胡乱猜题。
6.作文一题多写
能否拉开总分,很大程度上看作文这部分得分的高低。学生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进行背诵,并套用其框架进行模仿写作。同时训练同一内容的多种表达方式,同一题材作文的一题多写,丰富学生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好的学生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适当使用过渡词,选择有变化的句型结构,长短句交替使用。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掌握正确答题步骤和技巧,审清要点,确定时态,写好提纲,工整誊写,争取拿到基本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