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
本报讯 “1991年我就过来海澄城隍庙了,到现在已经20多年,一有机会我就会带人过来进香。”昨天下午2点30分,64岁的台北霞海城隍庙管理人陈文文再次来到龙海海澄城隍庙,仍旧一脸兴奋。
这次,台湾城隍联谊会一共有170多名信众前来海澄进香参拜,并送上联谊的“神威显赫”牌匾。
“我们很早就开始交流了。”一头银发的陈文文说起历史来滔滔不绝。1991年建霞海庙时,她就来到漳州购买建筑材料,“像神明的衣服、金纸都要到漳州来采购,听当地人讲,海澄也有城隍庙,历史很老,我就赶过去看了,非常悠久。”
这一看,陈文文才了解到,原来霞海庙的香火就是从海澄带过去的。
台湾城隍联谊会秘书长詹铃权介绍,目前台湾各县市都设有城隍庙,一共96座,“城隍就是我们的城市之神。”且两岸的城隍文化交流很多,“一有活动,要么我们来,要么他们过去台湾。”
在庙门口的公园里,当地老人围聚一团,拉着二胡、敲着鼓,唱着歌仔戏。“这就是城隍文化,老百姓能参与其中,感受到快乐,我们在台北办城隍庙庙会也非常热闹,有机会你们一定要过去看看。”陈文文还说,下个月她要组织一批当初从海澄分香火到台湾的老人,再次到海澄城隍庙进香参拜,“我们两岸的信众不分彼此”。
□相关链接
海澄城隍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城隍庙为三进三殿布局,第二殿为正殿,供奉城隍泥塑像,伴文武判官,前殿门梁上悬挂2米开外的大算盘,告诫世人善恶因果终究结算。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初十,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城隍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