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叶碧玉
新学期开始,泉州各中学社团又到了纳新的时候。文学社、动漫社、国学社、街舞社等已耳熟能详,可诸如在暗夜里大聊黑色大丽花的“推理研究社”、从西街吃到东街的“吃货社”、不止品评鉴赏还自己动手的“美食社”……你听说过吗?
中学时代,“怪咖”百出,他们说:有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美食社:
动口动手更进一步
有了吃货社,再来一个美食社,也是很自然的事。开学初,培元中学高二年学生黄诗婷就在老师指导下,将在这一周学校的社团纳新大会上,推出“美食社”,准备招募校园内大小“吃货”一起品鉴美食。
在他们的计划中,美食社不仅将邀请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来做精彩的美食营养讲座,还将在10月份开展一个关于美食的研讨会,讨论学校周边的饮食卫生及泉州的饮食习惯等相关话题。
动手制作美食也是这个社团的一个重要活动。这学期,美食社也将组织小规模的美食竞技比赛,“比如包寿司比赛,既丰富社团成员的业余生活,也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技能。”而到下学期学校110周年校庆之时,美食社打算举办泉州中学生首届“美食文化节”活动,届时,同学们既可以动口,也可以动手,大展“吃货”本事。
吃货社:
会吃也是一种境界
时下,很多爱吃、会吃的人常自诩为“吃货”。在泉州七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民间组织”——吃货社。
“在这里,你将有机会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开学,社长黄启桐就在贴吧里公告,为“吃货社”招兵买马。
黄启桐的社龄已有两年了,对“吃货”的理解有自己一番看法:“吃也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境界,现在大家学习都很紧张,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两次集体活动,主要是品尝泉州名小吃等美食。大家在聚会时可以谈谈学习、聊聊人生,放松一下。”至于费用问题,因为大家还是学生,基本上都是AA制,每个人不超过50元。
有一次月考结束,十来个社团成员相约从西街一路往东,边走边吃,还特别寻找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副社长小张告诉记者,那一路上,他们吃了贵哥肉串、西街面线糊、阿芬田螺、东街肉粽等,“太爽了!”
现在,吃货社的成员已发展至40人,他们有自己的QQ群、贴吧,常常定期聚会,几乎吃遍了泉州的各色美食小吃,洪濑鸡爪、安海土笋冻、鸡腿怣、田螺芬等一个都不落。
据了解,城东中学也有类似的社团,而泉州一中学生知道他们有“吃货社”后,在贴吧里互相呼吁,打算今年也成立该社团。
推理社:
自导自演推理电影
“想认识一群高智商的小伙伴吗?想一起玩天黑的游戏吗?”开学初,泉州五中推理社现任社长林翔鹏就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卖萌”了,引来不少学生点赞。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社团纳新上,推理社吸引了180多名高一新生前来报名。
五中的推理社成立于2010年6月,一开始大家经常凑在一起谈论经典推理小说,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阿婆的《无人生还》、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等。后来不仅开讲座、推出经典推理游戏,让社员们了解推理小说简史、密码学、法医学等知识;还出版了自己的社刊《迷迹》。
去年,他们还将著名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进行改编,自导自演了推理电影《无人生还》。借不到摄影机,他们用普通摄像机拍;用番茄酱和酱油调配做成假血;用纸巾制作枪伤;副社长徐宾霞甚至把他爸爸的衣服拿来当道具用……小说部分场景是在一座荒岛上,为了场面逼真,他们特地跑到惠安大坠岛,从早上10点一直拍到下午6点,几个女生都被晒伤了,在剧中饰演医生的吴铭涛为拍摄被海浪冲刷的一幕,不得不在海水里泡了二十多分钟……
如今,《无人生还》已在网站上热映,新的作品《清零》也在紧张制作当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有成果出来,再开心不过。”社长林翔鹏说,上大学后,他还是想继续他的推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