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薛辉 通讯员 熊东帆 张妙思
本报讯 公务员办理公务或下基层办事,短距离将用自行车出行取代小车出行。海沧区在依托现有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上,将在政府机关投入使用公务自行车,并有望10月启用,倡导外出公干3公里内骑单车。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厦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首个试点项目,投用近一个月以来,吸引众多市民慕名骑行。现在将推行的公务员骑行公干中所谓的“3公里”标准,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意义,超过3公里也可以利用公务自行车出行。
据悉,公务自行车作为海沧公共自行车的子系统,停车锁柱、车棚样式、车辆及信息系统也都相一致。另外,借车卡一样采用公共自行车卡,拟采用团体办理,实名登记,按年费方式缴费。此次海沧区研究决定启用公务自行车,意在推广绿色出行。
公务自行车站点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为两类,即标配型站点和综合型站点。在标配型站点上,建设车棚和锁柱,提供车量存放、换乘等功能。而综合型站点,就近利用原规划公共自行车站作为公务车站点,提供办卡、换乘、休憩、小卖部等功能。公务自行车系统分为4期,一期规划10个站点,将覆盖行政服务中心、检察院、法院、国土分局、工商、海沧国税地税、劳动力大厦、公共卫生大楼、海沧城建集团、海投商务大厦等。今后,将把更大片区纳入。
海沧区是厦门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试点。目前,二期工期也启动建设,拟投入800~1000辆自行车,建成后将实现“到海沧骑自行车购物”。
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二期工程将连接海沧主要的商业网点,计划在生活区设11个站点,主干道行驶路线约40公里。另外三期工程,将让市民享受便捷低碳出行,会连接海沧成熟的生活小区,增设水岸名筑、未来橙堡等20个站点,初步计划今年底完成。四期工程将实现“到海沧骑自行车旅游度假”,为游客打造一条精品骑行路线,计划明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