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秋云 通讯员 魏腾宏 刘晓玉
【维权日记】
时间:11月11日
地点:鲤城区一苹果授权售后服务点
维权主持人:鲤城工商局检查大队、鲤城12315
维权困惑:在境外购买的电子产品价格可能比境内便宜,不过在售后服务维权上却存在一些麻烦。不少品牌虽承诺“全球联保”,但在三包服务上,与境内所购产品还是存在一定差异。
【维权案例】
去年10月份,泉州市民杨先生在澳门购买了一部IPAD,有“全球联保一年”的承诺。然而,今年6月~7月,IPAD在使用中出现故障,送到苹果授权售后服务点检测后,两次更换新机。
这个月,杨先生的IPAD又坏了。当他再一次提出换机时,售后服务点称“已过了保修期,无法免费更换”。杨先生觉得不理解,既然是“全球联保”,又因故障两次换机,保修期应该从最后一次换机的时间起算。为此,杨先生投诉至12315。
接到投诉后,鲤城工商局检查大队、12315工商人员介入调解。该售后服务店解释,“全球联保”指的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维修保障,但各地区的保修政策不同,杨先生的IPAD是在澳门购买的,很难按境内的三包规定来处理。
鲤城工商局工商人员分析,按照国家三包规定,产品因质量问题换货的,保修期从换货之日起重新计算,但同时规定“谁销售谁负责”。换句话说,如果杨先生的IPAD是在境内购买的,那保修期应从7月换机当天起重新计算,在境外购买的则不适用。商家建议,消费者最好到购买地要求处理,消费者对此表示接受。
工商提醒,消费者在购机前,应提前了解售后服务及相关政策,所谓“全球联保”更主要的是企业对品牌产品质量的承诺,境外购买的电子产品或难享受与国内购机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