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魏暾
本周三(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发TD-LTE 4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4G时代。
在这轮信息时代发展的分水岭中,厦门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头。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在岛内实现90%以上的4G网络覆盖面,明年则可覆盖全厦门。
实际上,4G网络建设只是厦门“智慧城市”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自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思路后,厦门已逐步提升了自身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智慧应用体系的能力亦在不断增强。11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交流大会上,厦门跟北京、南京等城市一起,获得“中国十大智慧城市”殊荣。
那么,智慧城市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记者从中选取了几个亮点,并请厦门信息化局局长孔曙光解析了厦门“智慧城市”的前景。
亮点1
4G网络 随时随地高速上网
4G网络具有上网速度快、延迟时间短、流量价格更低等特点,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的技术产品,其传输质量与清晰度甚至可与电视媲美。
厦门4G网络建设在11月正式启动。如今岛内已经建成1490个4G网络基站,岛内4G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明年预计可完成4G网络的主体建设。届时,只要你手中有4G终端,在厦门岛内、岛外各区均可以享受到高速的4G网络。
亮点2
智慧政府 信息资源共享
智慧政府建设方面,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建成电子政务云,通过采取“六统一”建设模式(统一建设电子政务网络、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互联网安全接入平台、安全灾备中心、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据悉,每年光运维费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
亮点3
智慧交通 实时查询公交
厦门全市90%以上的机动车均安装了车辆RFID(电子标签),实现了全市74个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联网联控,实时反映道路车流信息。厦门市还整合了公交、出租车的GPS车辆运行数据,建成“城市智能交通平台”,方便民众实时查询公交。
亮点4
智慧医疗 挂号排队自助完成
智慧医疗建设方面,厦门医疗系统已实现了患者就诊只和医护人员打交道,挂号、排队、划价、缴费等环节均在系统和自助终端完成。此外,厦门还建成了“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目前已覆盖了占全市90%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机构(共79家),为厦门市80%的常住人口(约320万)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
亮点5
社保卡可做图书卡
厦门在国内首创将社会保障卡用作图书证,市民能在全市87家联网公共图书馆内实行“一卡通用”和“通借通还”,社保卡账号也可登录网上图书馆,免费访问图书馆40个T的数字资源。如今厦门许多公共地点还设置有自动借还书设备,市民24小时均可借还书。据统计,此举使得厦门图书流通率增加了七倍,这样的概念相当于建了比原来大7倍的图书馆。
□对话
厦门“智慧城市”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
——专访信息化局局长孔曙光
记者:信息时代的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厦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
孔曙光: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厦门市已经发布了全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政府规章——《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这部法规明确了泄露哪些信息算是违规,对于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还将有重罚等;此外,我们也经常性地对信息安全检查评测,定期不定期地对“智慧城市”重要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再者,提高广大市民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普及信息安全知识也是当务之急。对此,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
记者:目前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缺乏自己的特色,厦门如何避免同质化?
孔曙光:之所以会出现同质化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这个城市有引进“智慧”的概念,却没有实现“智慧”所需的基础条件;二是没有立足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只是简单地复制,做不出特色。
这两方面,厦门都有效地避免了。厦门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和整个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是根据“港口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厦门的这些特点来进行的。
比如,我们近几年重点支持了厦门市电子口岸建设,把厦门电子口岸应用推广到全省,提升为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目前,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直接服务的口岸生产运营、中介服务和口岸物流企业有650余家,间接服务的外经贸企业达15000多家,日单证处理量2.8万票,业务覆盖厦门、福州两个海关关区。
再如,我们根据厦门旅游城市的特点,重点支持“智慧旅游”建设,全面提升厦门旅游业发展,搭建服务政府、企业、游客的旅游网络平台,为游客专门开发了手机旅游客户端,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信息服务,促进了厦门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