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3月2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06版:同城/厦龙

  1. 版面导航
2014年3月2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龙岩公益组织 筹钱帮她圆新家梦”追踪
小义欣终于能在新房里学习
他们昨天乔迁新家,志愿者又送来好心人捐赠的电器、家具
▶圆了住房梦,家人都很开心

N本报记者 简伟雄 文/图

本报讯 昨天,龙岩武平永平乡岗背村13岁的刘义欣特别开心。在这个下着毛毛雨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搬进新屋了。

这个家庭不容易,三个人都身有残疾。小义欣的父母没法干体力活,一家人靠低保过日,此前一直蜗居在一间60多年、已是危房的老土房中,一下雨家里就漏水。而小义欣虽身高不足60cm,但她天生乐观,成绩也特别好。小姑娘最大的心愿,就是住上有楼梯的新房。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6月,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龙岩地区的志愿者们,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决定“爱心筑巢”(本报去年10月11日N10版曾作报道)。

义欣妈妈:“做梦都不敢想能有这样的房子”

贴对联、放鞭炮、挂红布……乔迁的大喜日子,小义欣的爸爸刘启文特意叫来姐姐、姐夫帮忙,按照乡里的习俗操办一切,迎接前来道喜的人。

这栋新房就坐落在岗背村村道旁,离小义欣原来的家不远。一层高,共72平方米,包括一厅一卫和两个房间,还有一道楼梯,通往屋顶。

小义欣正兴奋地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参观”新家。对在新房间里学习,她盼了很久。

“有了新房,义欣就不用跟我们挤在一块,空间大些,做作业也会舒服些。”刘启文高兴地说。忙里忙外的他,不忘用轮椅推着妻子刘小珍进去转转——因卧病在床,自打新房落成后,她这是第一次来看。

“瞧,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以后,咱们就睡里面一间,靠门的一间给义欣睡。”刘启文说着,刘小珍点着头,眼里噙着泪,“谢谢!谢谢你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还能有这样的房子”。

志愿者:边筹钱边建房 赶在雨季前竣工

昨天上午,武平的几个志愿者也来到新房,还带来了好心人捐赠的热水器、电视机及一套桌椅家具,还有两张床。

“叔叔,我还记得你!”小义欣对着其中一位志愿者,腼腆地说。

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武平分会的志愿者,是在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中了解到小义欣家的情况,才决定筹集资金为他们建新房。分会会长邱雪萍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已筹集4万多元,目前还有部分建设工钱未结清,“雨季快来了,为防止小义欣一家危房倒塌,所以采取边筹钱边建房的方式,提前竣工”。而“筑巢”的钱,都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及部分志愿者自愿捐赠的,所以小义欣的新家也称为“爱心屋”。

上学期期末考,爱学习的小义欣又考了班级第一,“住进新房后,她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相信会过得更好,这样我们也值得了”。邱雪萍说。

发起人:家里不漏风漏雨 孩子才能安心念书

爱心筑巢是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志愿服务领域的一个项目,主要针对助学中遇到的贫困孩子家庭,以及赤贫、无劳动能力、无住房的家庭。目前,已有龙岩连城、上杭、武平、新罗四地共7户人家因此圆了住房梦。

行动源于志愿者在助学活动中一个偶然的想法,发起人是联合会龙岩地区负责人陈贵。他说,2013年初,“在很多偏远山村中,发现贫困户的居住条件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几百元助学金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安心念书,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一个不漏风漏雨的居住环境”。

一些贫困家庭由此进入志愿者的视线。陈贵说,确定帮扶对象后,志愿者们通过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门户网站,向社会募集善款;点对点直接建立帮扶关系后,资金可不通过志愿者,直接汇给帮扶对象。

“在农村,修葺或修建房屋的成本并不高,有时仅仅是几千元、几万元,但贫困家庭实在是承受不起,也因为这样,这些人都没有很高的生活质量。”陈贵说,居者有其屋,才能保生存,这也是他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