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6月13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40版:社区/厝边·便民

  1. 版面导航
2014年6月13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铭湖社区将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追踪
社工服务做些啥 头家请你支招
目前想做“老人回忆录平台”,供老人分享经验互相关心;社区还想听听你的意见

N海都厝边 林继学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刚起步,厝边们最需要哪些社工服务呢?”最近,东湖铭湖社区书记柯燕芹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铭湖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泉州市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在丰泽区的唯一试点。从上月底开始,社区开始征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希望有需要社工服务的厝边,到社区居委会报名登记(详见6月5日本报A26版报道)。

据了解,通过1到2年的试点工作,铭湖社区的社工服务或作为典范,在全区,甚至全市推广。为此,海都厝边记者在社区里走访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厝边,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真正的需求。如果您对社区的社工服务,也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告诉我们。

他们的建议——

“老人回忆录” 可以一举两得

铭湖社区柯书记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比如“老人回忆录”,让老人分享经验、互相关心;而对孩子,至少会开设四点半学校,分担家长的负担。但是,更细致的工作,社区还在和民政部门和社工机构探讨。

“最重要得把老人的服务做足”,泉州万家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晓辉有多年社工服务经验,他建议,对于一般老人,给他们提供,如跳舞、唱歌、书法、画画的平台,大家相互交流;而对空巢、残疾、智障的老人,除了做好健康信息登记,常进行“敲门服务”以外,条件允许的还要带他们到户外逛逛,最好能在他们家中装“一键通”等便于求助的设备,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救助。

而泉州市海西社工事业发展中心潘春珠副主任觉得,开展“老人回忆录”很有必要。让老人分享自己的爱好的同时,也让孩子在四点半学校时,学习老人的艺术特长,一举两得。

我们需要的——

看书下棋健身 退休厝边也来帮帮忙

68岁的老人协会会长老曾:

因为没有场地设老人活动中心,我建图书角的心愿一直搁置着。现在,溢泉城市花园小区能提供200平方米的场地,给社区建综合服务中心,我可以牵头捐书,再发动厝边们也来捐,把这个图书角建起来,书籍可以多样化,老人、孩子都可以借阅。

72岁的苏老伯:

虽然我也喜欢看书,但是我的爱好更侧重于下棋,以前,在工厂空闲时,就跟同事下一盘,调剂调剂。等家庭服务中心建起来,我要多捐几副象棋。只要有张桌椅就可以下,还是老少皆宜的脑力运动。

我的棋艺还不错,如果孩子们想学下棋,我还可以免费教他们。

50岁的张阿姨:

我患有小儿麻痹症,丈夫双目失明,他最想要有个健身器材,让他身体伸展一下。可是,我们住的小区没有健身器材,对我们来说,走到公园也有点困难。希望服务中心能设一些简单的仪器,方便残疾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老人做些锻炼。

还有,大家担心,老人和小孩在同一个场地活动,会相互影响,其实,孩子主要是下午四点半后两个小时使用,这段时间,老人把场地让给孩子们,其他时间则都属于老人们。

40多岁的刘大姐:

我觉得,社区里需要服务的人多,单靠几位社工肯定很吃力。如果一些有特长的退休厝边,能利用空闲时间到服务中心做义工,肯定能让中心发展得更好。我儿子读医科大学,这个暑假他回家时,我想动员他到服务中心帮忙,不只是陪孩子们玩,还能给老人讲一些医疗保健和养生的知识。

其他社区的经验——

四点半学校 借托教机构运营

前几年,许多社区都建起与老人服务相配套的日间照料室,记者走访了泉州中心市区鲤城、丰泽多个社区,发现大部分社区的日间照料室都闲置了,或成老人聊天、聚会的地方,基本没老人在那休息、吃饭。除了老人和家人放不下面子,更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日间照料室没有专职、专业的人员值班,即使老人想去,也没法得到照顾。

另外,少林社区、华丰社区都曾开展四点半学校。起初,借用社区或老人协会的活动场地,由大学生志愿者、老人协会以及社区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看孩子。由于孩子数量每年都在变化,也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后来,四点半学校就寄在辖区的托教中心。少林社区还对计生困难户、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家庭的孩子,实行免费托教。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