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11月18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A07版:关注/本地

  1. 版面导航
2014年11月18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建设“生态泉州”——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型策划
沿江公园如何走近市民生活?
滨江北路沿线9个公园,由于基础设施、绿化管养、市民互动上不到位,很冷清
金山闸门外慢车道有很多垃圾
滨海公园沿线设有自行车道,但因偏离市区,市民前往不便,人气冷清

N海都记者 陈斯红 曾小琴 谢向明 文/图

核心提示 泉州市区滨江北路沿线的9个公园,本应是市民贴近晋江、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但由于绿化管养、基础设施、市民互动上的不到位,这些分布零散的公园常常人气冷清,与市区西湖、东湖等公园的人气爆棚,甚至人满为患形成很大的反差。如何将这些公园利用起来,有效分散中心市区几个公园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昨天,海都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这几个区属的沿线公园将按照市政府“成熟一段移交一段”的要求,由区级组织改造完善,竣工后移交市级统一管理。在规划方面,也将增加文化内涵,尽量能凸显各公园主题,吸引更多人气。同时,如果读者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告诉我们。

现场:

绿化管养不到位

互动项目有待完善

关键词:基础设施

北峰潘山段江滨公园,红沥青路面的专用自行车道,可以满足喜欢骑行的市民的需求。滨海公园为带状公园,沿线也设置了自行车道,天气好时,可看到市民在此骑行。有市民建议,要是能赶紧把自行车租赁做起来,骑车就更方便了。

与这两个公园相比,同样设有慢道的金山公园和龙眼生态公园就显得“灰头土脸”。慢道为水泥铺成,部分已经破损。虽公园警示慢道机动车禁行,但仍可以看到不时有机动车进出。沿着龙眼林行至沿江路段,使用的是石柱加麻绳护栏,但几乎所有的麻绳都缺失了。附近居民老黄说,江岸很滑,没了麻绳,很容易出危险,“很长时间了,也没人来管管。”

关键词:绿化养护

龙眼生态公园位于石笋公园与金山公园之间,有大量菜地,还有不少垃圾。此外,也存在违章搭盖的鸡鸭棚舍。基本没有绿化、花化等其他景观提升部分。

与其他沿江公园相比,石笋公园可谓文化底蕴深厚。公园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接官亭”等。只不过,公园入口处附近可以看到不少垃圾,原本绿茵的草坪也已被踩得光秃秃一片。

笋江公园的拍胸舞雕像很吸引人,但园内景观以绿色植物为主,花化、彩化较少。园内湖岸滨水的植物也较为单调,部分为水草,显得杂乱。江滨体育公园虽林木茂盛,但保养尚不到位,一些绿化可见枯枝败叶的现象。

相比之下,滨海公园的绿化、花化层次、品种,都更加丰富。特别是盛开的三角梅,以及花圃中大片玫红色的牵牛花,更是提亮了整个公园的色彩。

关键词:市民互动

公园虽美,如果只是看看风景,不免显得单调。市民陈先生觉得,江滨公园目前都是些纯欣赏性的东西,希望可以多增添些互动的项目,让市民可以参与进来。

江南公园原本就是这样一个可供市民互动的地方,一到傍晚,常可见小伙子追逐着脚下的足球。然而,此景如今已经被周边而来的牛给取代,留下的则是一坨坨牛粪。市民洪先生介绍,如今每次到那踢球,都要先清理牛粪,踢球的心思都没了。

相比其他公园,浦西江滨体育公园的夏天儿童乐园、游泳池,都能吸引人流。再来看看滨海公园,园内的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以及足球场、篮球场,配套都较为完善。

部门:沿线公园统一管养 根据特性整体布局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江北路沿线公园共9个,其中鲤城段4个,丰泽段5个,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用地未征用或手续不完整、设施权属成分复杂等问题。此外,区属公园现状与规划建设方案比较,欠账较多。已建设的设施、绿化景观也存在遭人为破坏、有的基本无基础设施等问题。

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王奕鹏也认为,目前,沿江的公园由区属管养,在管理经费上投入少,专业管理人员、园林景观养护技术等方面,与市属管养的公园,也存在差距。同时,每个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景观上也不协调,且没有完整的管理机制,不利于整体景观的保护。

针对沿线公园,接下来将按照市政府“成熟一段移交一段”的要求,由区级组织改造完善,竣工后即时移交。拟移交市级管理的公园共7个。按现行市滨海公园管养费用标准测算,滨江北路沿线7个公园移交市级管养后,每年增加管养经费约1242万元。

王奕鹏介绍,如果日后统一管养,就可以根据各个公园的特性以及管理上的需要,进行整体布局。此外,充分整合公园的资源,功能上也不会重叠,减少重复投资。例如,笋江公园和石笋公园,就隔了一条马路,停车场和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整合利用。

规划:绿道串联沿江公园 添加民俗文化广场

昨日,《晋江、洛阳江景观整治规划》方案设计者之一欧阳一博介绍,晋江两岸尤其是北岸,虽然布设有众多公园,但这些公园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分布零散、人气冷清,整条江岸未形成系统性公园。

公园需要人气,才能活起来。事实上,两江沿岸有不少海丝景点,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江两岸和公园边。欧阳一博透露,下一步规划他们将结合江边的海丝史迹点融入公园,将在合适的公园内添加民俗文化广场,提升两江景观同时,定时或不定时结合当地文化,挖掘开展民俗活动,像石笋公园的“笋江拜月”等,以吸引更多人气。“远期滨江绿道,将串联起各个公园,同时将完善路面标志、驿站。”

畅想:沿江配套公共设施 盘活公园带去人气

沿江公园本是一景,但目前晋江北岸众多公园,只能说是景观稍微好点,公园的职能并未能充分体现。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认为,这些公园的定位并不明确,大多只算是配合滞洪的江滨景观带,谈不上公园。

偏离市区,市民前往不方便,互动性差,也是江滨多个公园冷清的一大原因。出宝阳称,东海滨海公园虽建好了,但比起市区的东湖公园,仍显得冷清多了。而要吸引人气,出宝阳建议,可在沿江周边建设一些大型的公共配套设施。他举例说,西湖公园虽处城市的西边,但周边有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等公共配套设施,这些与西湖相得益彰,人有项目的互动,自然就会像磁铁般被吸入,很快又带动周边房地产的开发,无形中也就吸引人气,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出宝阳称,目前沿线绿道已逐渐形成,待自行车租赁开通起来,沿途可能会聚集商圈,届时再结合沿江公园旁众多的文物古迹,开展文化活动,也是盘活公园开发两江的一种方式。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