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12月9日
  2. 3上一期  下一期4
  3. 按日期查找
第XZA27版:城事/文化·文摘

  1. 版面导航
2014年12月9日
http://www.mnw.cn          闽南网
龙海海澄发现月港古码头牌坊构件,牌文藏着故事
海商出资 捐建容川码头

如今的容川码头已经淤塞,长满芦苇
160多字的石牌文
石牌背面写着“容川码”三个大字

N海都记者 朱加良 文/图

海都讯 昨天上午,龙海海澄豆巷村港口社村民发现一块带字的石牌。

龙海政协文史委委员、龙海一中教师洪达勇结合《海澄县志》,解读出石牌上160多字的深意:历史上的容川码头是蔡志发(又叫蔡容川)出资修建的;作为龙海本地海商,蔡志发热心公益事业,饥荒米价大涨的时候,用大船从海外载回来两千石大米平价卖给饥民,救活了不少人。

月港的七个码头中,只有容川码头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说,月港正在参与海丝申遗,长时间以来都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佐证,这块石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她建议,村民将石牌就地保护起来,设立在容川码头边上。

发现:清理水沟发现石牌 石牌上有160余字

这块带字石牌,是在港口社观音亭旁的水沟里发现的。

村民许志杰说,今年重修观音亭,本来没打算清理这条水沟。恰好村民掷茭后,理事会才叫村民来清理的。早上疏浚水沟时,村民发现这块石牌上有“容川码”字样,赶紧拿水冲洗干净。他们仔细数了数,石牌上有160多个字。

村民许建汀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观音亭遭到破坏,庙旁被村民圈做猪圈,这块石牌应该是那个时候搬过来的。观音亭离原来的容川码头仅有100多米,老一辈村民还记得,以前码头上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有“容川码”三个大字。

石牌文:记载容川码头由来和建造者的慈善故事

昨天下午,村民辨认出大部分内容,龙海政协文史委委员、龙海一中教师洪达勇结合《海澄县志》,解读出石牌上记载的文字为,“《志》语:蔡志发,生平孝义,辛勤经商所得,尽归其父,不入私囊。兄弟五人,并相友爱,同爨[cuàn](意为烧火做饭)四十余年。尝捐赀累石,砌容川码渡头,往来便之。万历十八年,岁饥米涌,适志发所驾广船二艘载米二千余石,平价售人,存活甚众。×(×表示字迹模糊)人并高×义。郡守李载阳扁旌其庐,右述县志,族宦×××”。另外,石牌的背面还印刻着“容川码”三个大字。

洪达勇说,这些文字传递出几层意思:一、历史上的容川码头是蔡志发(又叫蔡容川)出资修建的;二、作为龙海本地海商,蔡志发热心公益事业,饥荒米价大涨的时候,用大船从海外载回来两千石大米平价卖给饥民,救活了不少人。

传说:海商南洋发家 捐资修建容川码

根据海澄当地民间传说,蔡志发是海澄县人,自幼靠出海经商为业。一次从南洋贸易回海澄的时候,蔡志发准备上岸时,风浪较大,从海外赚回来的一大袋银元掉入滔滔九龙江中。

临近春节,一年的打拼一下子打了水漂,蔡志发觉得没有脸面回家。他跑到如今容川码头旁的关帝庙发愿,如果有一天将钱捞回来,一定将这些钱用来修码头、做路。那天晚上,他从友人那借来两块银子,偷偷塞在家里窗户给老婆孩子过年,自己又独自下南洋讨生活。

一年后,蔡志发从南洋归来,又赚回了不少钱。恰巧,船靠岸时,那袋银子被船篙拨到,蔡志发顺势捞回了自己丢失的银子。随后,他兑现自己的诺言,捐资修建了容川码。

专家:与史料相佐证 建议在原码头上就地保护

据了解,月港是明代中晚期官方允许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而月港的七个码头中,只有容川码头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海澄县志》记载,容川码头是蔡志发修建的,但长时间以来都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佐证。这次发现的石牌,弥补了这一缺憾。”龙海市博物馆馆长郑云说,月港正在参与海丝申遗,这块石牌的史料价值很高。她建议村民将石牌就地保护起来,设立在容川码头边上。

★许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报料,线索费80元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