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逻辑被混淆了】
吃野生地瓜≠吃野生娃娃鱼
发一线民警蹲路边吃饭照片喊话南都的武汉一警界官微@警犬旺财火了,网友们心疼民警们风餐露宿,在“为兢兢业业辛苦为大众服务的民警点赞”的同时,也有人指出这其中的意气用事。虽然事件中是否野生娃娃鱼尚未确定,但这条微博突出“野生地瓜”却受到网友批评。事实上,吃娃娃鱼的和吃盒饭的不是一个群体,吃“野生娃娃鱼”也不等同于蹲在路边吃“野生地瓜”。
知名网评人@五岳散人认为,出任务的盒饭与酒店的娃娃鱼本不是一回事儿,两者甚至是对立的。网友@leonstein:你们的上司可能在知法犯法,你们却把矛头指向发现问题的人。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1月30日评论说,首先得搞清楚,媒体曝光的是聚众吃豪华餐的警务人员,并不是跟一线的民警过不去。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掏腰包,吃野生动物并且殴打记者,已涉嫌违纪违法。有人举报并提供线索,媒体也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基层辛苦工作≠部分人享有特权
一线民警辛苦,也不等于有特权、有理由违反“四风”,甚至动手打人、砸东西。新华社评论也指出:别用“晒辛苦”制造警媒对立。
在深圳市公安局的处理通报中,多名吃娃娃鱼的警界官员,因其“涉嫌违反相关规定”和“涉嫌违纪”而被调查。这和他们是否辛苦,根本就是两码事。普通警察,工作要时刻面对危险,通过努力工作来养家糊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但享有“特权”的人呢?可能有公车、有专门司机、吃饭还有安保人员,这类特权,在反“四风”和依法治国的时代,都必须反对。
新华社评论说,目前参与宴请的警务人员已受到处理,也证明媒体的监督行为本身没有错,反而是帮助警方改进作风。在一线执勤的民警,可能没机会接受这样的豪华宴请,就没必要为顶风违纪还耍横的同行绑在一起,而应该对这些破坏警方形象的人感到愤慨。
禁止聚餐≠积极处理
原本职责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警察和媒体,在这一事件上,瞬间变成了对立双方。舆情大翻转,转折点是深圳公安局严厉的“禁止聚餐”通知。
通知明文写道:严禁各单位任何形式聚餐;严禁以同事会、同学会、老乡会等各种名义聚餐,婚丧嫁娶需审批,并要求警察签字。表面上看,深圳警方是为了更好地执行“八项规定”。可细细想来,婚丧嫁娶还得审批?以后同事、同学、老乡也都没得见了?这成为舆论讨论焦点。
@人民日报官微忍不住发声:不让聚餐,有些过了。这条微博,@警犬旺财也转发了。
新安晚报认为此举为“矫枉过正,因噎废食。”山东法制报说:这种态度显得小家子气。
网友@言子道:一刀切的思维是懒政!而且缺乏法制观念。
心里有牢骚≠官微叫板媒体
引起舆情变化的,更多的是一些警方官方微博、认证微博和部分认证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基层民警之家”的微信号,同时所推送的《警察别动!我是记者!》,阅读量早已突破十万大关。
新华社评论警界别用“晒辛苦”制造警媒对立。评论说,警务部门通过官微表达情绪非常不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给每个人发声平台,但也对机构的传播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警务人员通过大众平台如此情绪化地叫板媒体、抵制正常的舆论监督,不仅搞错对象,而且容易制造群体对立。
曝光警界不正之风,仿佛就站在了所有警务人员的对立面,喜欢站队贴标签,而不是就事论事,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生态。如果批评得不对,当事部门和个人可以反驳、澄清,但没有一个公共部门可以拒绝监督。一线民警和暗访记者,大家都不容易,他们中的违法乱纪者,才是谴责对象。别自己先打起来了,让“坏人”躲在后面偷着乐。
被媒体监督≠有困难找媒体
一个名为“阿sir”的微博发布了一组“有困难请找南都”的图,写着“有纠纷,找南都,有小三,找南都……只要您有任何需要,都请拨打南方都市报电话”。这在微博、微信上热传。
新华社评论说,媒体的监督,并不是冲着警察这个群体而去。记者和警察,都应恪守只用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权力要接受监督,媒体要遵循边界。
在南都的首篇报道中,就写明深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的表态。“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刘庆生说:“尽管也有害群之马,但主体是可以让社会所有人肃然起敬的。看看每个民警平均每周15个小时的无偿加班,妻儿无法照顾,我们确实很辛酸。”
听说记者担心被公安机关打击报复,刘庆生表示很不安:“我们看到的是新闻工作者推动公安工作的进步,你们想到的是公安机关是刀把子,你们这个担心提醒了我。”刘庆生强调,要相信公安是一支纪律部队,天然职责是保护百姓佑护平安。
【人民日报评论】
面对监督 莫让站队取代“站对”
“深圳多名警察吃娃娃鱼围殴暗访记者”一事,尚未画上句号,突然节外生枝。这样的舆情,使一起原本带有监督性质的事件,变得面目模糊。“娃娃鱼事件”仍需还原真相,但一些基本的道理却不容否定,比如哪怕自费聚餐,也不能殴打记者。“宵夜请示”有赌气之嫌,至于“欢迎暗访”则有点架秧子起哄,客观上都造成了警媒对立的不良后果。
作为社会雷达,新闻媒体有责任审视不测风云和险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告。监视环境、守望社会,这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也是法律赋予的使命。1916年,李大钊主编《晨钟报》时曾刊登“铁肩担道义”作为警语。人民警察,是公众十分敬重也最可信赖的职业。尤其是基层民警,肩负高风险责任,又要承载超负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夸他们“同老百姓接触最多,岗位重要、使命光荣、非常辛苦”。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警察群体对媒体这么大的火气?跟几位基层民警聊天,据他们判断,应该是深圳的聚餐禁令让一些同事心里发堵。“即使退休民警请客也不行,即使真的是吃娃娃鱼违法,那也是干部所为,普通民警只是在门口站岗,凭什么媒体盯着不放?为什么要让所有人为少数人的违规埋单?”这样的分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基层民警的真实心态。
记者和民警都不同于一般的职业,他们的角色定位,要求从业者更有社会责任,更有公益之心,也更有职业操守,更需洁身自好、有所作为。双方各司其职、各守其分、各尽其力,收获的是职业荣耀,助推的是社会进步。在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遭冤枉、受委屈甚至被“污名化”或许不可避免,这种时候尤其不能抱怨冲动,何况实际情况常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警示我们,在众声喧哗之际,更需要心平气和,而不是轻率表态;真相尚未真正浮出水面,更应该节制愤怒,不可意气用事。如果只是从一方的立场出发,匆忙抱团站队,甚至不顾曲直一味冷嘲热讽,只会淹没了真相、消解了共识。
(本评论刊登于2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评论版,原文一千余字,本版编辑时略有删节)
事件时间轴
1月21日 18时45分
南都报料平台接匿名报料,称“深圳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今晚在罗湖区东湖水库明珠海鲜山庄888和999房间,用公款消费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希望记者调查”。
1月21日
21时许
南都3名记者暗访,后被发现。摄影记者相机被砸被抢,一名文字记者递名片时遭3男围殴。另一名记者取证的手机被抢。随后东深派出所民警处警,放走涉嫌打记者及抢手机者。
1月24日
深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刘庆生凌晨两点半紧急召集党委会,对南都记者被打案件的侦破进行部署。当天16时许,刘庆生等5名相关领导到达南都深圳新闻部,介绍案件情况。
1月26日
时隔5天,南都以两个版报道了暗访情况和遭遇现场人员殴打等事件,同时报道了深圳市公安局的表态。当晚,深圳公安官方微博称,14名民警已被停职,东深分局局长被立案调查。 1月28日
《新京报》报道,深圳警方27日下达通知:严禁各单位以任何形式组织聚餐;严禁以同事聚会、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各种名义搞联谊聚餐;办理婚丧嫁娶等宴请前须经分局纪委审批。
1月29日
29日,认证为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警犬大队官方微博的“警犬旺财”发布一线民警路边吃饭的图片,并喊话:南都,快来!我们要聚餐啦!评论过万条,部分网民表达对记者暗访不满。
【这些真相还没弄清】
当晚吃的娃娃鱼来自何处?
1月28日央视《朝闻天下》做了7分钟的节目。节目中,南都当事记者称:“出席饭局的也有一个代表过来了,他承认当天晚上是在吃娃娃鱼……说是其中一个朋友从贵州那边带过来的”。
而涉事的明珠酒楼梁经理则说,其有证加工养殖娃娃鱼,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卖过。
娃娃鱼到底哪来的,目前深圳警方仍未发布调查结论。但即便人工养殖,也不是随便吃的。
央视报道称,人工养殖的,在养殖、运输携带、使用处理中都还要再获许可,而且要在林业部门核定的年度经营利用指标内使用。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律师余刚在节目中说:“即便这些娃娃鱼是人工养殖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取得相关资质,那也是违法的。”
为何民警放任打人者离开?
当晚记者受伤并不严重,但遭遇殴打和相机、手机被抢后,出警民警当着受害者的面,放任打人者离开。事后查明,涉嫌打人砸东西的人中,有不少公安局的领导,也让舆论哗然。
新华社发文质疑,为何没有同时带涉事双方人员去派出所做笔录。在1月28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还质疑了警权可能受到行政官员的人为干扰。
他说:“如果真的存在一方当事人甚至是肇事人员离开现场,这肯定是违反程序的,使得很多证据很难固定,可能还会导致这些人员串供;放纵了违法行为,存在实体上的滥用职权;如果存在相关领导人员的指示和授意,绝对不应该是对这些出勤民警调查,应该深挖背后领导的责任。”
为何一刀切禁止民警聚餐?
1月27日,深圳警方下达“专项教育整顿活动”通知,严禁各单位以任何形式聚餐,并要求民警签名确认。通知甚至要求,以同事聚会、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各种名义搞联谊聚餐都不行,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宴请前必须经分局纪委审批。
这再次引发巨大的舆论讨论。一些网民,包括个别警方的官方微博则将“火力”对准了南都。
昨天见报的《南方都市报》,则以头版头条报道——广州市公安局:符合规定的民警聚餐不会禁止。报道写道,广州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杨日兴称,不会去主张民警聚餐,但在工作之外,聚餐只要符合八项规定、符合公安局内部管理条例,不会禁止,警队提倡民警间健康的关系。
为何不点出涉事人员公职?
深圳公安1月26日晚首次发布通报。通报中称:《南方都市报》三名工作人员和现场人员发生冲突。对14名涉嫌违规的公安民警停职调查。这一通报也引发争议。部分网民认为,通报的信息不多,对于关键内容语焉不详,甚至隐瞒了官员抱团对抗反“四风”,避重就轻。
29日,新京报记者曝出:被停职调查的14名“公安民警”,多人系现任深圳市公安局或分局领导,“14人大多是分局副局长以上实职领导,没有普通干警”。知情人还称,东深分局局长王远平疑因“涉嫌妨碍调查”被立案调查。
央视在1月31日《新闻直播间》节目中质疑警方信息不透明。采访中,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说:“我们自始至终没有办法听到警方当事人的声音,如果我们一下子盖棺定论,把它压住以后,反而会使得这些事情在网上发酵”。
饭后所送礼的鱼来自何处?
1月30日的《郑州晚报》跟进了这一报道。报道称,郑州晚报记者29日实地走访发现,吃饭的饭店北侧100米处为深圳水库。涉事的东深派出所也在东湖公园内,距离饭店两三百米远。
走进这家山庄,大大小小的鱼缸上方,悬挂着广告称,“大头鱼类产于深圳水库。深圳水库属国家超一级水源保护区(记者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实际应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
对于饭局后,有人表示,每人送一袋鱼,“我们这水库,捞的都是大鱼。”而深圳水库系重要的供港水源,早在2006年,就被正式列入一级水源保护区,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垂钓等。
鱼从何而来?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庆生24日表示,仍在调查。而郑州晚报记者发去采访公函,深圳市公安局信访室工作人员称,领导签批公函有时需要两三天。
当晚28人究竟吃了多少钱?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当晚前台人员打出来的消费单显示,28人共消费6352元,打八五折后5400元。这不包括当晚酒水和娃娃鱼。一参与饭局的人士称,酒水和娃娃鱼是自带的。
而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庆生24日到该报慰问被打记者时称,经调查,当晚花费2886元,系由组织饭局的退休干部王鹰航现金买单的。
按南都暗访,28人人均消费额约193元,按公安局的说法,人均消费103元。当晚28人究竟吃了多少钱?是否退休警察结账时酒店又打了折扣?
梁经理表示,当晚提供服务的服务员中有3人被调查组带走询问,消费单存根也被带走了。
对此,央视采访中,也问道,聚餐到底花了多少钱,谁买的单,有没有公款吃喝的问题?南都记者则表示,有拍到账单,但手机被人拿走了。
为何还惊动个别警方官微?
央视1月30日在《24小时》节目做了近10分钟的后续报道——“神秘饭局”第二季。1月31日《新闻直播间》跟进说,事件还有不少疑问待解。
在标题“警方官微‘叫板’媒体”的节目中,央视主播说:没想到,这件事“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一些网民晒出“警察在一起吃饭”。节目称,如果1月28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在官微晒的照片看起来有些隐晦,那么1月29日武汉市刑事侦查局警犬大队在官微所发的意思却直截了当。这条“叫板”微博称:南都,快来,我们聚餐啦。还@南都周刊。引发上万评论。
节目中,广州一名资深警官分析:“深圳警方一律不许参加饭局的处理有点粗线条,一刀切的处理有瑕疵,在这种情绪下会将它激化。武汉所谓的警察吃盒饭很辛苦的场景,和深圳的聚餐是两个概念,你不能将它混淆。我觉得武汉的(微博)有点情绪化,而且对某一家媒体攻击性的言论,是不妥当的。”
媒体监督何以令人紧张?
央视节目采访的这位广州资深警官表示,现在的警媒关系不是很健康,还需要沟通理解,媒体的责任肯定不是整天给你唱赞歌。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协名誉会长陈舒说:“我们的公务人员,从内心里还没有能够适应接受群众监督、接受媒体监督的这种新常态,一看有监督好像马上就火冒三丈,要心平气和地看到,这是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人员廉洁化的关注和关心”。
对于打记者,陈舒还举例说,即便普通人打架去派出所,民警也是要先教育动手的人,不能动不动就使用暴力,“警察也不能说有理有气,你就能动手打人,碰到一点小事,你都没有能力和人民群众进行沟通,这样的工作能力怎么能让人放心?”
媒体监督警权边界在哪?
警媒关系紧张,除了部分人混淆逻辑外,真正的问题恐怕是,来自民权的媒体监督实行公权的警察,到底边界在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因为警察是公职人员,在法律上是行使公共权力,这样的权力特征就要求,公职行为并不仅限于上班时间、上班场所。只需要监督是基于事实而不是捏造,是基于相应的材料,符合法律的都可以。他说:“这也是我们的很多监督,包括纪检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也不仅仅局限在上班时间和上班地点。”
王锡锌认为,记者的采访没有去窥探官员的隐私,所以没有逾越边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说:“正是有媒体的监督,再加上公民网络的监督和政府的监督,才让公务员依法履责,所以媒体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正常的媒体监督是应该得到保障的。”
养殖娃娃鱼到底好不好?
澎湃新闻昨天跟进了这一事件。报道说,1月31日召开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上,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执委会主任刘慧莉表示,以食用为目的驯养的野生动物,从食品安全和动物检疫角度完全不符合规定。
娃娃鱼学名叫“大鲵”,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会游动的活化石”,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被称为“娃娃鱼”。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虽在林业部门获得养殖许可,但目前农业部并未对其制定检疫规程。根据动物防疫法和食品安全法,未经检疫的肉类是禁止生产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教授解焱认为,商业性养殖还严重威胁野外种群的可持续生存。娃娃鱼是全球最大的两栖动物,对整个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旗舰作用。历史上,娃娃鱼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17个省份,遍及长江、黄河、珠江领域,但目前种群密度是很低的,命运堪忧。
昆明动物所、成都生物所、贵阳学院等多单位进行的“中国大鲵的可持续前景”项目调查,从2013年5月对其历史分布区选择100个点调查,目前完成的60个点中,只在贵州和四川发现了2条。